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集采制度下的药品价格差异影响地方经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集采制度下的药品价格差异影响地方经济

引用
人民网
10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zgcsb/html/2024-10/28/content_26087542.htm
2.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50120/herald/dd5538de7591eb97f0344a8ed68423b0.html
3.
https://www.pharnexcloud.com/zixun/sd_32446
4.
https://www.nhsa.gov.cn/art/2024/10/31/art_14_14471.html
5.
https://www.bumingbai.net/2025/01/133-jamie-text/
6.
http://ybj.shaanxi.gov.cn/zdzl/jzcg/35502.htm
7.
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832568
8.
https://www.shanghai.gov.cn/nw4411/20241216/60c8f962a42d4f179b398912dc510522.html
9.
https://www.cq.gov.cn/zwgk/zfxxgkml/hygq/202501/t20250117_14175508.html
10.
https://www.nhsa.gov.cn/art/2024/11/27/art_105_14883.html

近年来,我国通过药品集中采购制度(以下简称“集采”)来控制药品价格,以降低医疗费用。然而,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导致药品集中采购中的中选价格也有所不同。这种价格差异不仅影响了各地区医疗机构的用药成本,还可能对地方经济产生深远影响。本研究通过对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公布的历次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药品价格差异如何在不同区域分布以及这些差异对地方经济的具体影响。

01

集采制度的背景与进展

自2018年启动“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试点以来,我国集采制度已逐步走向常态化运行。截至2024年,国家医保局已组织开展9批集采,覆盖374个品种,平均降幅达48%-59%。集采规则不断完善,从最初的单一品种采购发展到多品种、多剂型的集中采购,中选企业数量也从1家增加到最多10家。集采制度的实施显著降低了药品价格,减轻了患者用药负担。

02

药品价格差异的现状

不同地区、不同渠道间的药品价格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医院与药店价格差异:公立医院使用的药品通过省级医药采购平台采购,销售给患者时不得加价。而线下药店和非公立医院的药品价格主要由经营者自主确定,具体价格水平受经营模式、地理位置、采购渠道、库存管理、供应链效率等影响。其中,未纳入医保定点的线下药店和非公立医院药品价格完全自主定价;而纳入医保定点的线下药店和非公立医院,则需要遵守医保定点协议,在药品价格上体现出更高的经济性和可及性。

  2. 线下药店与网络药店价格差异:网络药店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卖”模式,平台就近匹配同城线下药店,最快可以半小时内送达,大部分情况下价格与线下药店一致或接近,一些情况下略低;另一类是“快递”模式,由供应商集中采购、集中仓储,药价更低,多为异地配送,需更多等待时间,对长期用药的慢病患者更划算。总的来看,由于运营成本、采购渠道、销售策略不同,线下药店需负担的房租物业、人员薪酬等经营成本较高,小批量采购的中间环节也多,导致线下药店价格总体高于网络药店,但线下药店在便捷性和用药指导等服务上也具备更多优势。

  3. 不同地区价格差异: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医保支付能力、药品采购规模等因素不同,导致药品集采价格存在地区差异。例如,经济发达地区的药品采购规模较大,议价能力较强,可能获得更低的采购价格。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采购规模较小,议价能力相对较弱,可能面临较高的采购价格。

03

价格差异对地方经济的影响

  1. 产业层面的影响:集采制度的实施对医药产业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国产仿制药占比显著提升,达到96%。集采通过“以量换价”的方式,加速了国产替代进程,推动了国内医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原研药企面临价格压力,部分企业选择调整策略,甚至退出中国市场。例如,礼来、百时美施贵宝等外企在第九批集采中报价远高于最高限价,主动放弃中标资格。这种产业格局的变化对地方经济结构和就业产生了一定影响。

  2. 民生层面的影响:集采制度显著提高了药品可及性,累计惠及参保患者7.2亿人次,减负超过7000亿元。然而,价格差异也可能影响患者用药选择。例如,部分患者反映在某些地区难以获得原研药,这可能与集采协议量分配、医院采购政策等因素有关。此外,药品质量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虽然监管部门通过一致性评价和真实世界研究等手段保障药品质量,但公众对低价药的质量仍存疑虑。

  3. 地方政府的应对措施:面对集采价格差异带来的挑战,地方政府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例如,上海等地建立了药品价格比价小程序,方便群众发现哪家药店更实惠,引导群众“用脚投票”。多地设置非中选药品价格联动机制,加强对药品价格的监测和管理。同时,监管部门加强了对中选药品的质量监管,确保药品质量和疗效。

04

未来展望

集采制度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未来将面临更多挑战。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集采规则,平衡各方利益,确保药品质量和供应稳定。另一方面,应加强对药品价格的监测和管理,防止非中选药品不合理涨价。此外,还需推进医保支付标准改革,建立更加合理的药品支付机制。通过持续优化集采制度,既能控制药品费用,又能保障患者用药需求,实现多方共赢。

药品集采制度的实施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如何平衡药品价格与质量的关系,如何确保患者用药选择权,如何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等。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改革中不断探索和解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