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人如何迎接财神?从传统祭祀到文创产品看习俗演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人如何迎接财神?从传统祭祀到文创产品看习俗演变

引用
澎湃
9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356922?commTag=true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E%A5%E8%B4%A2%E7%A5%9E/1598096
3.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2-02/doc-ineianvc1515332.shtml
4.
http://mrdx.xinhuanet.com/20250122/b5dea203a674482bb1ecdfe13d21a310/c.html
5.
https://m.sh.bendibao.com/news/293847.html
6.
https://m.sh.bendibao.com/news/293889_5.html
7.
https://a.3688km.com/t/911359.html
8.
https://m.rili.com.cn/chunjie/49277.html
9.
https://www.shanghai.gov.cn/nw17239/20250127/719dedf5b2ff472ebec88574ba0fb103.html

大年初五凌晨,上海城隍庙内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市民游客们手持香烛,排队等候进入财神殿祈福。庙门外,一款名为“招财进宝”的文创灯格外引人注目。这款以传统“钱袋子”为设计灵感的灯,不仅融合了道教文化与民俗元素,更成为了现代上海人迎接财神的新方式。

这一幕热闹景象,正是上海人迎接财神传统的现代写照。这一习俗最早可追溯至道光年间,从最初的民间信仰逐渐演变为普及的民俗活动。据《沪城岁时衢歌》记载,道光十九年(1840年)已有相关描述,此后上海竹枝词、方志、新闻报道、文学作品多有记载。

上海人迎接财神的主要对象是赵公明,即武财神。据《松江风俗志》记载:“中国民间供奉的财神有多种,松江历来供奉赵公明,即赵公元帅。”相传财神名赵公明,秦人,黑面浓须,戴铁冠,执铁鞭,骑黑虎,得道于终南山,道教尊为正一玄坛元帅,有驱雷役电之功力,能除瘟禳灾,主持公道。

传统上,上海人会在初四晚上就开始准备,初五凌晨进行祭祀。商家会在店铺正中挂上五张财神爷的神纸,在店铺门面的左右两侧悬挂纸灯笼,灯笼上贴有本店牌号,供桌上围上绣花的红绸桌围,上面供奉三牲(猪肉、鸡、鱼),或者供五牲(另外加牛肉、羊蹄)。一般祀财神的鱼用的是金色鲤鱼,“鲤”为“利”的谐音,称“元宝鱼”;鸡用雌鸡,取其生蛋,以讨“可得金子”口彩;肉用鲜肉,表示“今岁得肥(利)”。还伴以用鸡血冻划成定胜形,叫“元宝”;或用粉制元宝,叫“糖元宝”,以讨“招财进宝”之口彩。

改革开放后,这一习俗得到复兴并更加热烈。现代上海人除了传统的祭祀活动外,还会到城隍庙等寺庙参加祈福活动,购买文创产品如“招财进宝”灯等。黄浦公安分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汤峰介绍,为确保上海城隍庙迎财神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警方、民警及辅警力量共计出动了50人。他们在庙门入口设置了蛇形通道,引导所有进香香客在志愿者的指挥下有序排队。此外,在庙宇的各个关键点位,他们都安排了志愿者和警力进行值守,确保整个活动流程平稳顺畅。

这一习俗体现了上海人对财富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上海作为商业都市的独特文化特征。正如《隐喻世界的来访者:中国民间财神信仰》中所述:“财门”,其实是一种刻制的印刷品,于新年期间贴在门上,以作招财之用。对于民众而言,它就像是一个象征着财富的符号,一种追逐财富的途径和表达财富欲求的方式。

在当代,上海人迎财神的习俗不仅是一种宗教仪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创新。从传统的祭祀供奉到现代的文创产品,从商家的商业仪式到普通民众的祈福活动,这一习俗在保持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