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B站上线春晚经典小品,年轻人热议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B站上线春晚经典小品,年轻人热议文化传承

引用
新浪网
9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24/doc-inefzmwk4198722.shtml
2.
https://www.sohu.com/a/853316906_122066681
3.
https://36kr.com/p/3144053567815424
4.
https://www.sohu.com/a/847085482_121924583/
5.
https://www.sohu.com/a/852764810_122066679
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3OPRK005506BEH.html
7.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5R0RJO055647HN.html
8.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5A06SXW00
9.
https://m.newsduan.com/static/content/HY/2025-01-23/1331917812331066167.html

1月22日晚,B站正式上线了从1983年至今的央视春晚内容,总时长达168小时。这一举措迅速引发年轻群体的热烈讨论,许多网友通过弹幕等形式回顾和分享那些被遗忘或久违的经典小品。

01

弹幕里的“考古”热

截至1月23日下午4时,1983年最早的一期春晚节目已有500多人在线观看,点赞量3万,播放量13.7万,与2023年春晚流量差不多。最近一年2024年春晚则有1000+人正在观看,3万点赞量,播放量超百万达172.9万,2025年的春晚宣传片播放量更是达到了213万。

在B站上线的往届央视春晚内容中,一些经典小品被年轻一代观众重新打卡。比如赵丽蓉和巩汉林的《打工奇遇》、冯巩与郭冬临搭档演绎的相声《旧曲新歌》等,这些作品不仅是60后、70后观众熟悉的节目,也成为数代年轻观众的“对梗暗号”。

02

经典为何能“破圈”

为什么这些几十年前的节目,还能在今天的年轻人中引发热议?这背后既有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也有弹幕文化独特的传播方式。

以赵丽蓉和巩汉林的《打工奇遇》为例,这个1995年的小品通过“宫廷玉液酒”等经典台词,展现了对社会现象的讽刺与幽默。在B站的弹幕中,年轻观众不仅重温了这些经典台词,还结合当下热点进行二次创作,让老作品焕发出新的生机。

这种互动方式,让经典作品不再是单向输出的“文化权威”,而是变成了全民参与的“文化梗百科”。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春晚最大的价值,就是为我们提供了一年一度的吐槽素材。”

03

传统与创新的碰撞

面对年轻人的多元需求,春晚一直在努力改变。它尝试融入更多年轻化、时尚化的元素,比如与流行文化密切相关的演出形式和热门演员的加盟。在2025年春晚中,一群穿着大花袄、拿着手绢的机器人扭秧歌、转手绢的节目就引发了广泛讨论。

然而,这种努力也面临着众口难调的困境。一方面,春晚需要照顾不同年龄、不同地域观众的需求;另一方面,年轻人的思想在转变,他们被短视频等快餐文化包围,已经很难被传统套路打动。

04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尽管面临挑战,但春晚与B站的合作,无疑是一次积极的尝试。它让传统文化以更年轻的方式呈现,也让年轻人在参与和解构中,完成了对文化的传承。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在弹幕中,仿佛与你隔屏的朋友就在身边,共同感受这一年的幸福与感动。”这种互动方式,让春晚不再是一个人的舞台,而是我们共同的狂欢时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或许可以发现,文化传承的本质,不在于固守传统,而在于让传统在新的时代语境中,找到与年轻人对话的方式。B站上线春晚经典小品引发的热议,正是这种对话的生动体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