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大学:军事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
国防科技大学:军事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这所被誉为“军中清华”的高等学府,自1953年创建以来,始终站在军事科技的最前沿。作为直属于党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的军队综合性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不仅是中国军事科技人才的摇篮,更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近期,学校在多个科研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展现了其在军事科技领域的强大实力。
科研创新:突破量子科技与阿秒脉冲技术
在量子科技领域,国防科技大学再次展现其科研实力。学校理学院研究团队首次在量子系统中观察到了强姆潘巴效应,实现了量子弛豫过程的指数加速。这一突破性发现不仅开辟了非厄米物理视角下的姆潘巴效应这一新的研究领域,更为提高量子信息处理效率、提升量子传感的响应带宽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超短阿秒脉冲领域,国防科技大学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学校理学院赵增秀教授团队经过四年攻关,成功发展了阿秒脉冲的选通方法,首次基于近红外光场产生51阿秒的超短孤立阿秒脉冲。这一成果刷新了国内最短阿秒脉冲纪录,为深入探索原子分子量子世界中的电子运动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工具。
深化合作:携手航天科技集团推动技术落地
为加快推动有组织科研,加强院校与军工企业对接,国防科技大学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近日举办科技成果需求对接会。会上,学校展示了50余件科技创新成果,并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属9个研究院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对接成效显著,十余项成果有望实现技术成果落地应用。
人才培养:2025年招生计划与专业设置
面向未来,国防科技大学持续加强人才培养力度。2025年,学校计划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收2448名生长军官本科学员,其中男生2299人,女生149人。学校开设物理学类、航空航天类、大气科学类等多个专业大类,涵盖量子信息科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等特色专业。
展望未来:持续引领军事科技发展
作为军队唯一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行列的院校,国防科技大学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为我国军事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学校在量子科技、航空航天、核技术等领域的持续突破,不仅展现了其科研实力,更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防科技大学将继续秉持“厚德博学、强军兴国”的校训,为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