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超联赛总决赛:体育赛事如何带动城市经济?
乒超联赛总决赛:体育赛事如何带动城市经济?
2024年1月1日,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乒超联赛)总决赛在上海体育馆圆满落幕。山东魏桥·向尚运动队和山东鲁能队分别摘得男、女团冠军。这场高水平的乒乓盛宴不仅为球迷带来了精彩的比赛,也为探讨体育赛事如何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绝佳案例。
体育赛事的经济拉动效应
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的经济拉动效应是多维度的,涵盖住宿、餐饮、交通、旅游等多个方面。以近期举办的几项重大体育赛事为例:
- 2024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中国大奖赛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举行,吸引超过20万人次观众现场观赛。
- 成都2024汤姆斯杯暨尤伯杯赛在“五一”假期期间上座率节节攀升,其中尤伯杯决赛观众超过6000人,汤姆斯杯决赛更是达到万人规模。
- 长三角体育嘉年华越野半程马拉松、2024亳州马拉松等路跑赛事,也吸引了大量跑步爱好者参与。
这些赛事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 成都大运会期间,当地住宿业销售收入增长57%,餐饮业增长42.3%。
- 贵州台江县通过“村BA”等赛事带动,2023年旅游综合收入达到84.64亿元,同比增长94.66%。
- 2024年无锡马拉松更是直接带动经济效益达28336.6万元。
乒超联赛的经济带动潜力
作为中国最高水平的乒乓球职业联赛,乒超联赛具有独特的经济带动潜力:
明星效应:参赛选手包括王楚钦、孙颖莎等世界顶级选手,他们的粉丝群体庞大,能有效吸引观众。
品牌影响力:乒乓球在中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乒超联赛作为国内顶级赛事,具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和媒体曝光度。
产业链延伸:赛事不仅带动门票销售,还拉动了周边住宿、餐饮、交通等消费。同时,通过电视直播和网络转播,进一步推广了城市形象。
参考案例:从“村BA”到乒超联赛
贵州“村BA”和榕江“村超”提供了生动的案例。2023年榕江县通过“村超”赛事,累计吸引游客51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9.86亿元。这些赛事的成功经验表明,体育赛事不仅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还能提升城市知名度,促进地方文化发展。
乒超联赛与上海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办赛经验。乒超联赛总决赛在上海举办,不仅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赛事本身增添了国际化的元素。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日益凸显。以浙江为例,杭州亚运会结束后,各地通过改造比赛场馆、结合旅游项目和节庆活动等方式,持续释放赛事红利,推动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发展,有效延续了体育赛事的热度。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以赛营城,让城市服务赛事需要,让赛事助力城市发展,更澎湃的发展动能将在城市与赛事的“双向奔赴”中不断积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