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小麦高产管理秘籍
立春后小麦高产管理秘籍
立春过后,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小麦进入返青分蘖期,这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科学管理是实现小麦高产的重要保障。本文将从土壤管理、水肥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为您详细介绍立春后小麦高产管理的关键技术。
土壤管理:镇压划锄,保墒增温
早春麦田镇压是保墒、提墒、抗旱、增温、控旺的有效措施。镇压可压碎土块,弥封裂缝,沉实土壤,减少水分蒸发,使土壤与根系密接起来,有利于根系吸收养分。对吊根苗和耕种粗放、坷垃较多、秸秆还田质量不高导致土壤暄松的地块及旱地麦田,要在早春土壤解冻后及时进行镇压,增温保墒,避免早春寒潮降温冻伤麦苗;对旺长麦田进行早春镇压,既可以抑旺转壮,又能促进根系下扎,提高根群比。镇压时应沿相同方向进行,酌情镇压1~2次。
划锄可有效保墒增温促早发,对群体偏小、个体偏弱、发生冻害的麦田效果尤为显著。各地要及早组织发动群众在早春顶凌期(表层土解冻2厘米左右)对各类麦田进行划锄,以达到保墒增温、清除田间杂草的目的。早春镇压应和划锄结合起来,先压后锄,达到土层上松下实、提墒保墒增温抗旱的作用;同时,促进根系下扎,预防倒伏。
水肥管理:因地因苗,精准调控
对于三类苗麦田,春季田间管理应以促为主。要通过“早划锄、早追肥”等措施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一般在早春表层土解冻2厘米左右开始划锄,拔节前力争划锄2~3遍,增温促早发。同时,在早春土壤解冻后及早追肥,促根增蘖保穗数。墒情尚可情况下,应尽量避免早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土壤透气性,导致麦苗生长发育延缓。待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时,可同时施肥浇水,亩施尿素8~10公斤;拔节期,每亩再施尿素8~10公斤,促进穗花发育,增加穗粒数。
对于二类苗麦田,重点是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提高冬春分蘖的成穗率,一般在小麦起身期进行肥水管理,可浇水并亩追尿素12~15公斤。对于一类苗麦田,地力水平较高、群体70~80万的麦田,要在拔节中后期追肥浇水,以加快两级分化,构建健壮群体;地力水平一般、群体60~70万的麦田,要在拔节初期进行肥水管理,可随浇水亩追施尿素12~15公斤。对于旺长苗麦田,返青至起身期采取镇压或深锄断根,可有效抑制无效分蘖滋生,旺长严重地块可镇压2~3次;也可在起身期进行化学调控,适度控制生长,预防后期倒伏;要推迟春季肥水管理,在拔节后期追肥浇水,一般亩施尿素12~15公斤。对于旱地麦田,应在小麦返青后至起身期趁墒亩追施尿素10~12公斤,并配施适量磷酸二铵,促春生分蘖早发快长。对稻茬麦田,提倡早春耠施速效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或趁雨亩撒施尿素13~15公斤。个别冬季冻害麦田,在土壤解冻后及时追肥,一般每亩施尿素15公斤左右,缺磷地块亩施氮磷复合肥20公斤左右,促进分蘖成穗;在拔节期再根据苗情酌情追施氮肥或氮磷复合肥,提高穗粒数。
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春季是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倒春寒”防范准备。在低温天气来临前,对土壤塇松、尚未拔节的麦田进行及时镇压,弥补土壤缝隙,防止透风跑墒,亦可控制旺长;对缺墒的麦田,寒潮到来临前提前灌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土温和近地层小气候,缓冲降温影响,预防冻害发生;对已拔节或孕穗抽穗麦田,可通过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及生长调节剂,减轻低温影响。寒潮过后2~3天,及时调查幼穗受冻情况,一旦发生严重冻害,要及时采取追肥、叶面喷肥等补救措施。
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在小麦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无人机喷洒农药和施肥,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成本。在肥城市安驾庄镇地龙农机专业合作社麦田里,“飞手”地龙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汪龙操控无人机将肥料均匀撒在麦田里。“使用无人机追肥,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成本。”汪龙介绍,“现在小麦进入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往年这时候,我们提着塑料桶去地里施肥,几亩地下来就累得吃不消了。”借助先进的导航操作系统,技术人员只需要在手机上根据标点框选出需要作业的范围,无人机便会根据位置自主规划最优路径,一天就可以完成300多亩地的追肥作业。
在肥城市孙伯镇南栾村“减垄增地”市长指挥田里,村党支部书记陈月涛介绍起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带来的好处。只见他轻轻一扭机器阀门,田里的喷灌系统便迅速开启,水均匀地洒向麦苗。“传统的灌溉模式,一亩地要用80立方米水,使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之后,一亩地20立方米水就够用。用水用肥都少了,庄稼的长势反而更好了。”陈月涛说。
“减垄增地集中施肥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小麦返青期施肥有利于提高小麦分蘖率,增加小麦的成穗率。”在新泰市羊流镇云河村的减垄增地示范田里,种粮大户和国华忙碌地给小麦追肥,他采用减垄增地集中施肥的种管模式,将传统的垄作方式改为平作,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同时,通过集中施肥,提高了肥料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肥料的浪费。
科学管理,助力丰收
立春过后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为了实现高产目标,农民们需要注意返青分蘖期的管理,使用富含氮磷钾元素的肥料,如沃卖黄金的老乡,可有效促进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增强秸秆韧性,预防倒伏。此外,根据立春期间的气象变化合理安排施肥时间和量也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通过科学管理,去年很多农户已经实现了超过1500斤的亩产。
立春过后,小麦管理进入关键期。通过科学管理,合理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我们完全有能力实现小麦高产的目标。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今年的丰收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