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大最新研究:垃圾食品危害青少年大脑健康
南加大最新研究:垃圾食品危害青少年大脑健康
南加州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青少年时期经常食用垃圾食品可能会对大脑造成长期损害。这项发表在《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杂志上的研究,通过动物实验揭示了高脂肪、高糖饮食对记忆功能的负面影响。
研究团队通过实验发现,食用高脂肪、含糖食物的老鼠在记忆力测试中的表现明显较差。南加大多恩斯夫文学院的生物科学教授斯科特·卡诺斯基指出:“我们不仅在这篇论文中看到,而且在我们最近的一些其他工作中也看到,如果这些老鼠在这种垃圾食品的饮食中长大,那么它们的记忆障碍就不会消失。即使让它们改吃健康饮食,这些影响也会持续到成年。”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老鼠大脑对特定记忆测试任务的反应,追踪了一组吃高脂肪、含糖食物的老鼠和另一组对照组老鼠的乙酰胆碱水平。乙酰胆碱是一种对记忆和学习至关重要的神经递质,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大脑的记忆功能。
在记忆测试中,研究人员让老鼠探索不同位置的新物体。几天后,再次将老鼠引入几乎相同的场景,只是增加了一个新物体。结果显示,吃垃圾食品的老鼠表现出不记得之前见过什么东西以及在哪里见过的迹象,而对照组的老鼠则表现出熟悉感。
研究团队进一步测试了在垃圾食品饮食中长大的大鼠的记忆损伤是否可以通过诱导乙酰胆碱释放的药物来逆转。他们使用了两种药物PNU-282987和卡巴胆碱,结果显示,直接对海马体进行治疗后大鼠的记忆能力得到了恢复(海马体是控制记忆的大脑区域,在阿尔茨海默病中受到破坏)。
这一发现令人担忧,因为青春期是大脑发育过程中发生重要变化的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卡诺斯基教授强调:“有些在成年期更容易逆转的事情,在童年期发生时就不那么容易逆转了。”
除了对记忆的影响,垃圾食品还会影响青少年的睡眠质量。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频繁摄入碳酸饮料和快餐食品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具体数据显示,每天喝3杯以上碳酸饮料的青少年比每天只喝一杯的同龄人出现睡眠障碍的几率要高出55%。每周有4天以上吃快餐食品的男性青少年出现睡眠障碍的几率比每周只吃一次快餐的男性青少年要高出55%,而这一几率在女性青少年中高出49%。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不良饮食习惯正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2015年,世界上约有20亿即近三分之一的人口被列入超重行列,其中约6亿人被临床诊断为肥胖。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数字是1980年的两倍。预计到2050年,美国和英国的大多数人口都可能是肥胖人士。
这一趋势对公共卫生构成了重大威胁。肥胖不仅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还可能影响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和心理健康。因此,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垃圾食品的摄入,对于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