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静教授详解:出现这4种情况,可能预示肿瘤复发
潘静教授详解:出现这4种情况,可能预示肿瘤复发
肿瘤治疗结束后,许多患者以为已经彻底治愈,但实际上,癌症的复发风险依然存在。特别是在治疗后的前两三年内,复发的概率较高。即便是五年后,复发的可能性虽然大幅降低,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三病区潘静教授,肿瘤治疗领域的权威专家,提醒患者需要警惕以下四种可能预示肿瘤复发的情况。
- 出现异常表现
治疗结束后,患者如果出现身体的异常表现,包括主观症状和客观检查的体征,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肿瘤复发可以表现为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
- 局部复发:肿瘤原发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结节或包块。
- 远处转移:根据转移部位的不同,症状也有所差异。如肺部转移可能会导致咳嗽、胸闷、气促;肝转移可能引起肝区疼痛、黄疸;脑部转移可能引发头痛。
总之,任何身体不适的症状都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排除复发的可能性。
- 肿瘤标志物升高
肿瘤标志物的监测是癌症复发的重要指标。潘教授指出,治疗前某些肿瘤标志物显著升高的患者,治疗后这些标志物降为正常,说明这些指标对监测复发有重要意义。例如,卵巢癌患者治疗前CA125升高,治疗后下降,如果后续复查发现CA125再次升高,复发的可能性较大。然而,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一定代表复发,还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 影像检查发现肿瘤
影像学检查是确认肿瘤复发的重要手段。无论是主观症状还是肿瘤标志物升高,都需要通过影像或内镜检查来验证。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骨ECT等,必要时可进行全身PET-CT检查。如果影像检查未发现问题,但临床高度怀疑复发,仍需密切监控并短期内复查。
- 活检病理确认复发
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影像检查未能明确复发,临床仍高度怀疑时,可以考虑进行活检病理检查。这是确诊复发的最终手段。活检不仅能确认是否复发,还能明确病理类型。如果病理结果与原癌症类型不一致,需考虑第二原发癌的可能性。需要注意的是,活检也有局限性,若结果为阴性但临床仍高度怀疑复发,可能需要再次活检或密切监控复查。
结语
癌症治疗后的随访和监控至关重要。潘静教授强调,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特别是前两三年内,需密切关注身体的异常表现、肿瘤标志物水平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必要时进行活检病理检查。只有通过定期随访和早期发现潜在的复发迹象,才能尽早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病情,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