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特色街道:从历史人文到现代活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特色街道:从历史人文到现代活力

引用
人民网
9
来源
1.
http://sh.people.com.cn/n2/2024/1111/c134768-41038497.html
2.
https://www.digitaling.com/projects/315986.html
3.
https://m.tangshui.net/post/show/56239b69c4c1d1725402d2b2
4.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40902995615.html
5.
http://www.bkeconomy.com/detail-1723625747129597.html
6.
http://www.news.cn/20240620/9df3b8a4e3f44d9ba23d74ea6b053899/c.html
7.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40706972244.html
8.
http://www.archina.com/index.php?g=works&m=index&a=show&id=158081
9.
https://www.duoshouma.com/archives/2340

上海的街道,每一条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其中,多伦路无疑是最具文化气息的一条。这条全长仅550米的小街,见证了上海近现代史上的风云变幻,承载了无数文化名人的足迹。

多伦路始建于1912年,原名窦乐安路,以英国传教士窦乐安命名。这条短而窄的街道,两旁夹着风格各异的小楼,每一栋建筑背后都藏着一段历史。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多伦路成为了文化界的中心。鲁迅、茅盾、郭沫若、叶圣陶等文学巨匠,以及丁玲、柔石等左联作家,都曾在这里频繁交流。据统计,这条500多米的街道上,曾居住过数十位文化名人,这样的密度在上海实属罕见。

1998年,虹口区政府将多伦路改建成“文化名人街”,修复后的街道重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风貌。四川北路北端的牌楼上,“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几个大字熠熠生辉,褐红色的弹阶路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漫步在这条街上,你可以看到左联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中华艺术大学旧址、景云里等历史建筑。其中,景云里是鲁迅、茅盾等文学巨匠曾经居住的地方,而鸿德堂则是上海唯一一座中国宫殿式外形的教堂。

多伦路的文化魅力不仅体现在历史建筑上,更在于它所承载的精神内涵。这里曾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见证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起。如今,多伦路上的咖啡馆、书店、艺术展览等文化场所,延续着这份人文精神,吸引着新一代文化爱好者。

除了多伦路,上海还有许多各具特色的街道。比如,南昌路-思南路一带保留了老上海的建筑风貌,延庆路-富民路-巨鹿路-襄阳北路是年轻人的时尚聚集地,愚园路则以日系风格和文艺气息著称。

夏秋之交的上海,气温依然较高。据国家气候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7月全国平均气温创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上海也不例外。因此,选择合适的户外活动地点尤为重要。

在这样的季节,上海的特色街道成为市民和游客避暑纳凉的好去处。街道两旁的绿树成荫,咖啡馆和茶室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而傍晚的微风则让户外散步变得格外惬意。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8月,上海举办了第二届小红书马路生活节,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期间,20米高的巨型艺术装置“鸭马路”亮相黄浦江畔,成为网红打卡点。同时,多条特色街道如愚园路、汾阳路、淡水路等,都推出了主题鲜明的活动,吸引了近60万市民和游客参与。

马路生活节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上海街头文化的活力,也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更多元的户外活动选择。在这样的氛围下,上海的特色街道不再只是交通要道,更成为了城市生活的舞台,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