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招聘提醒:警惕高薪陷阱,避免财务损失!
智联招聘提醒:警惕高薪陷阱,避免财务损失!
岁末年初,正是求职旺季,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求职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设置各种高薪招聘陷阱。近期,深圳反诈中心公布的一起案例引发广泛关注,一位49岁的求职者李先生,在智联招聘等知名平台上投递简历后,遭遇了精心设计的诈骗套路,损失高达4.5万元。
五步连环套,求职者被骗4.5万
李先生的经历堪称典型。2024年10月底,他因公司业务调整被裁员,临近年关,家庭经济压力骤增,他心急如焚,在前程无忧、猎聘、智联招聘等大平台海量投简历。
不久,他收到一条短信,称某公司收到他的“物业工程主管”简历,并承诺90分钟内发面试通知。薪资可观,他迅速回应,随后收到优渥待遇的邮件,当即决定应聘。
紧接着,招聘方要求进行2天线上培训,合格后才能面试,并指定安装“办公管家”App用于后续沟通。培训开始时,群里组织小额捐款活动,10元、100元捐后秒返,这让李先生放松了警惕。
随后,“数字币测试”活动开始,起初小额充值回报很快。但当李先生投入5000元后,对方称钱被冻结,需要4万元才能解锁。在看到有人晒出4万元回款截图,以及旁人的催促下,他追加了4万元,结果也被套牢。当他意识到被骗,索要退款无果,一提报警,就被踢出群、App关停,电话也被拉黑。
高薪招聘诈骗手法揭秘
这起案件揭示了高薪招聘诈骗的典型手法:
- 诱人诱饵:通过承诺高薪岗位吸引求职者注意
- 伪装门槛:设置看似正规的招聘流程,如线上培训等
- 小利取信:通过小额返现等方式获取求职者信任
- 大额收割:诱导求职者投入大额资金
- 斩断线索:一旦求职者意识到被骗,立即切断所有联系
警惕境外高薪招聘陷阱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类诈骗已经延伸到境外。近期,中国演员王星因接受异国工作邀请被骗陷入缅甸诈骗园区一事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缅北电诈集团通过高薪招聘、组织偷渡等方式大肆招募人员到诈骗园区,疯狂实施针对我国公民的电诈犯罪。
在缅北电诈集团眼中,被蛊惑诱骗到缅北的中国公民就是他们最重要的敛财工具。他们把中国人戏称为“猪仔”,甚至明码标价三四十万元。为了更严格地控制管理园区,电诈犯罪集团主动向缅北各武装势力寻求庇护,通过缴纳保护费、管理费的方式,请他们武装护诈。
如何防范高薪招聘诈骗?
智联招聘提醒广大求职者,面对高薪招聘广告,务必保持警惕:
- 多方核查公司信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天眼查等平台深挖公司底细,必要时可拨打12315咨询当地工商部门
- 拒绝不合理付费:正规招聘不会在入职前收取任何费用,如遇培训费、保证金等要求,应立即拒绝
- 保持冷静,不跟风:面对群聊中的热闹氛围,不要被带偏,先冷静分析,找可靠亲友商量
- 及时留存证据:保存好与招聘方的所有往来记录,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报警
小红书网友真实经历分享
一位网友在小红书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在武汉加过一个兼职群,大多数是武汉本地的,但是有一次暑假 群主和我们说要小心诈骗,就是一个女大学生去了一家公司工作,然后公司安排每人发5000去三亚游玩团建,表面说是公司福利,其实就是骗子,这个女生已经失踪了。”
另一位网友则分享了一个电信诈骗的梦境:“梦里电信诈骗的整个过程总结下来,初期阶段自己没有戒备心,不经意之间掉到诈骗窝点,周围的人笑里藏刀,看似帮你,实则把你往深渊推,逃离阶段报警无门,电话号码被人复制,无法与亲人取得联系,且整个过程险象环生,惊险无比,可以说基本逃不出来,但还是在努力逃离,解救阶段,被中国特警解救,过程危险无比,中间甚至还与电诈骗子交火,后来到安全地方突然醒来。”
这些真实的经历提醒我们,高薪招聘诈骗就在我们身边,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困境。求职路上,唯有保持警惕,选择正规渠道,才能避开陷阱,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