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24.44%到39.3%:2025春晚收视率回升背后的创新密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24.44%到39.3%:2025春晚收视率回升背后的创新密码

引用
新浪网
9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2-02/doc-ineiaaff8847366.shtml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3I8DJR05533AI4.html
3.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50129/herald/76d67f68e25838446d0f10590868ad24.html
4.
http://news.china.com.cn/2025-01/30/content_117690964.shtml
5.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9A01SQ300
6.
https://finance.sina.cn/2025-02-02/detail-ineiaaff8867436.d.html?vt=4&cid=76729&node_id=76729
7.
https://www.tkww.hk/a/202501/29/AP679a0e54e4b04111a4a0d51c.html
8.
https://toutiao.xzdw.gov.cn/yw/202502/t20250202_547383.html
9.
https://sj.cnwnews.com/yule/2025/0129/19662.html

2025年央视春晚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喜的成绩单:南方地区平均全媒体视听率达到24.44%,多个省份收视率大幅提升。其中,重庆达到36.98%,河南达到35.87%,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这份亮眼的数据背后,是春晚在面对互联网娱乐冲击下的积极转型与创新。

01

从辉煌到低谷:春晚收视率的变迁

自1983年首届直播式春晚以来,这个陪伴中国人度过无数个除夕夜的节目,曾创下40%以上的超高收视率。然而,进入21世纪后,春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方面,互联网的普及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元的娱乐选择。从网络视频、社交媒体到短视频平台,观众的注意力被不断分流。另一方面,春晚自身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节目质量下滑、创新不足、演员流失等。据统计,2014年春晚收视率一度跌至9%,创下历史新低。

02

科技赋能:春晚的数字化转型

面对收视率下滑的危机,央视开始寻求突破。自2013年起,春晚陆续引入全息投影、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数字技术,提升舞台效果。2025年春晚更是实现了重大突破,首次采用阿里云计算AI技术,打造了多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科技感节目。

在甄子丹表演的《笔走龙蛇》中,背景效果通过阿里云通义AI的3D模型重建技术实现;在莫文蔚、毛不易演唱的《在岁月里的花》中,“油画定格”时刻则运用了通义万相的图像风格化技术和首尾帧视频生成技术。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节目的观赏性,也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的目光。

03

融入地方文化:春晚的“接地气”策略

2025年春晚的另一个亮点是大量融入地方文化元素。从广东的英歌舞到香港的粤语金曲,从四川的川剧变脸到东北的二人转,这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节目不仅让观众感受到浓浓的乡情,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04

多渠道传播:从“看电视”到“玩春晚”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春晚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从2007年开始尝试网络直播,到2025年仅竖屏手机看春晚的用户就达到2.86亿人,播放量达4.96亿次。新媒体端点播收视次数更是高达28.17亿次,显示出网络渠道已成为春晚传播的重要途径。

05

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虽然2025年春晚通过科技创新和内容革新取得了收视率的提升,但面临的挑战依然不小。如何持续创新节目内容、如何更好地利用新技术、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如何吸引年轻观众……这些都是春晚未来需要不断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春晚正在从一个单纯的电视节目,转变为一个融合科技、文化、娱乐的超级IP。它不仅承载着中国人对春节的美好记忆,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自信与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不断革新,春晚将继续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