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AI如何改变课堂
新高考改革:AI如何改变课堂
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300多万,创下历史新高。面对如此庞大的考生群体,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掌握考试技巧、调整心态,成为每位高考学子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进教育领域,为新高考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蔡可在近期的全国生态校园建设暨AI时代精准教学方式变革高峰论坛上分享了《新科技如何赋能课程教学》报告。他指出,在新高考背景下,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正深刻影响着课堂教学模式。蔡可教授认为,只有找到教学痛点,新科技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他强调,信息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要通过技术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新一代公民。
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初见成效。以个性化学习为例,可汗学院推出的Khanmigo人工智能助教,通过GPT-4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这种服务原本只是富裕家庭才能做到的,因为他们可以花大价钱给自己的孩子请家教。而在GPT出现之前,个性化学习很难大规模实现,因为一个老师无法给一个班上三四十个学生同样的个人关注,也无法让他们以不同的速度在课堂上学习。Khanmigo则让个性化辅导成为可能,而成本只需要一年44美元,折合约300元人民币,比课外辅导班要便宜多了。
在具体应用场景方面,AI高考智能服务已经涵盖了多个环节:
个性化学习方案:AI系统可以根据考生的基础、学习习惯和目标,为其量身定制学习计划。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薄弱知识点、易错题和高频考点,帮助考生提高学习针对性。
在线答疑与智能辅导:AI助手可以模拟真人教师进行辅导,提供24小时在线答疑。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理解考生的问题并给出解答。同时,根据考生需求提供学习建议,助力提高成绩。
智能志愿填报:AI系统可以预测高考趋势,为考生提供志愿填报参考。帮助考生和家长了解各高校专业设置、就业前景等信息,选择合适的高校和专业。
心理辅导:AI服务可以通过心理测评、情绪分析等方式,帮助考生调整心态,减轻压力,树立信心。
然而,AI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是技术层面,如何确保AI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次是伦理层面,如何保护学生隐私,确保AI服务的公正性;最后是公平性问题,如何避免AI技术造成新的教育不平等。
尽管存在诸多挑战,但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依然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将为教育改革注入新的动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高效、全面的支持。正如蔡可教授所言,AI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其最终目标是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