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立春习俗:从“鞭春牛”到“咬春”的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立春习俗:从“鞭春牛”到“咬春”的文化传承

引用
网易
15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8VT47I0542LENF.html
2.
https://jx.cnr.cn/tp/20250123/t20250123_527049611.shtml
3.
http://sd.cma.gov.cn/gslb/tasqxj/xwzx/qxwh/202402/t20240205_6059669.html
4.
http://kpzg.people.com.cn/n1/2025/0130/c404214-40410843.html
5.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pc/content/202501/30/content_30054438.html
6.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03A02CI700
7.
http://jx.cnr.cn/
8.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5/0128/c40531-40410448.html
9.
http://www.nydsfz.cn/html/news/2024/show-1327.html
10.
http://big5.news.cn/gate/big5/www.news.cn/local/20240204/3355a706eb1b4786b4795571209539c4/c.html
11.
http://www.paciluti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621
12.
https://www.bjdch.gov.cn/ywdt/dcyw/202501/t20250121_3995235.html
13.
https://www.beijing.gov.cn/gate/big5/www.beijing.gov.cn/ywdt/gqrd/202501/t20250122_3996818.html
14.
https://www.luxi.gov.cn/?m6qiw?nglfcbiecjmohdje
15.
http://hrczh.cass.cn/lszg/lszg_wscl/202404/t20240422_5747339.shtml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通常在每年公历2月3日至5日之间到来。这个时节,虽然冬日的余寒尚未完全散尽,但东风已悄然送暖,冰封的大地开始缓缓解冻,仿佛在沉睡中渐渐苏醒,为即将到来的蓬勃生长积蓄力量。

01

鞭春牛:三千年的祈福仪式

“鞭春牛”又称为“鞭春”,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据《礼记·月令》记载,早在先秦时期,每逢孟春之月,天子就会率领三公九卿到郊外迎春。立春前一天,各地的官吏也要沐浴并穿素服,步行到郊外,聚集乡民设桌上供。焚香叩头之外,还要在供桌前做一个土牛(即“春牛”,身高四尺,长八尺,画四时八节三百六十日十二时辰图纹,并在牛肚子里面装上五谷),让扮作勾芒神的人执鞭打土牛。“打春牛”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懒惰,迎来新一年的丰收。后来,这成了官民共同遵守的礼俗,至今已有3 000 多年历史。

这一传统习俗在当代依然得到传承。在北京建国门地区,每年都会举行立春文化活动,其中“鞭春牛”是重头戏。2024年2月4日,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街道第十七届立春文化节”开幕,以“金龙献瑞 春牛纳福”为主题,用鞭春仪式和游园活动为市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盛宴。

在河南省内乡县,打春牛活动更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春当日,民众手执彩旗、敲锣打鼓齐聚内乡县衙,有礼官装扮者将纸糊的春牛放置于广场中心,有县令装扮者绕牛三圈并鞭打春牛,将春牛击破,牛肚内五谷、干果、红枣、核桃等纷纷落地,群众欢呼抢食,以期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吉年有余。随后,群众在县衙周边开始游街闹春,鼓乐、狮子、旱船、高跷等民间杂耍纷呈;闹春后长辈给孩子带上春鸡,亲朋互送春牛、剪纸福字等,相互表达祝福之意。

02

咬春:舌尖上的春天

“咬春”是立春时节另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这短短数语,精准地诠释了立春的内涵 —— 即新旧交替的节点,是阳气生发、万物复苏的起始。届时,虽然冬日的余寒尚未完全散尽,但东风已悄然送暖,冰封的大地开始缓缓解冻,仿佛在沉睡中渐渐苏醒,为即将到来的蓬勃生长积蓄力量。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其是时间的崭新起点,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的无限期许。在古人眼中,立春有着非凡的意义,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时刻。所以期间流行着迎春,祭春,打春,踏春等习俗。当然节气更替之时,少不了饮食上的讲究,在立春之际流行着咬春的习俗,其不仅体现了养生的智慧,同时“咬”字还反映出了人们坚韧无畏的精神,鼓励我们在新的一年勇往直前。

在北方地区,立春吃萝卜或春饼的习俗由来已久。人们认为,通过食用这些新鲜的食材,可以驱除体内的陈旧之气,迎接春天的到来。同时,这些食材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更新。

在南方地区,人们则有食用春卷的习惯。春卷皮薄馅嫩,色香味俱全,是春季的时令美食。春卷的馅料通常包括豆芽、韭菜、春笋等新鲜蔬菜,寓意着生机勃勃的春天。

除了春饼和春卷,立春时节还有许多其他的饮食习俗。比如,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在立春这天吃生菜,寓意“生财”;在其他地方,人们则会食用葱、姜等辛辣食物,以驱除体内的寒气。

立春时节的饮食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美食的追求,更凝结了中华民族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这些习俗,人们表达着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

立春习俗从古至今,历经数千年沧桑,依然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勃勃生机。无论是“鞭春牛”还是“咬春”,这些习俗都不仅仅是简单的仪式或饮食习惯,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们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自信。在新时代的春风中,这些古老的习俗正以新的方式延续着它们的生命力,为现代社会注入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