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邓世昌与致远号:英雄与科技的碰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邓世昌与致远号:英雄与科技的碰撞

引用
中文国际
7
来源
1.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403/25/WS66026175a3109f7860dd6fd3.html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19A08T7S00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18A04CIS00
4.
https://hb.dzwww.com/p/p2B22hlZ9Gb.html
5.
https://www.zjsnrwiki.com/wiki/%E5%B9%B3%E6%B5%B7
6.
http://www.uch-china.com/content.thtml?cid=939
7.
http://www.jiawuzhanzheng.cn/news/2024-sxkg

1894年9月17日,黄海大东沟海域,一场决定中日两国命运的海战正在激烈进行。在滚滚硝烟中,一艘名为“致远”的巡洋舰,以其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书写了中国近代海军史上最悲壮的篇章。

01

致远号:北洋水师的精锐战舰

致远号巡洋舰是中国清朝北洋水师的重要战舰,由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建造,属于穹甲防护巡洋舰,于1887年加入北洋水师,排水量2300吨,航速18.5节,是当时舰队中速度最快的主力舰之一。致远号装备了德国制造的210毫米主炮和先进的三胀式蒸汽机,使其成为北洋水师中最具战斗力的战舰之一。

致远号与姊妹舰靖远号以及在德国订购的经远号、来远号一同构成了北洋水师的核心力量。然而,在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前,清政府因政治原因停止了对海军的武器采购,导致这些军舰成为北洋水师最现代化的装备。

02

邓世昌:从船政学堂到致远舰管带

致远号的管带邓世昌,是一位杰出的海军将领。他出生于广东番禺,1867年考入福州马尾船政学堂,与萨镇冰、严复等人成为同窗。在船政学堂,邓世昌不仅学习了先进的海军知识,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战友,共同为建设中国近代海军而努力。

1874年,邓世昌被派往英国学习海军,进一步提升了其军事素养。回国后,他先后在多艘军舰上任职,积累了丰富的航海和指挥经验。1888年,邓世昌被任命为致远号管带,开始了他与这艘战舰的传奇征程。

03

甲午海战:致远号的最后时刻

1894年9月17日,中日甲午战争进入关键时刻。在黄海大东沟海域,北洋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战斗中,北洋水师的旗舰定远舰中弹起火,陷入危机。关键时刻,致远号在邓世昌的指挥下,开足马力,冲向日军舰队,试图撞击敌舰。

然而,此时的致远号已经多处受损,严重倾斜。在距离敌舰尚远时,军舰突然发生剧烈爆炸,一头扎进大海。全舰246名官兵壮烈牺牲,邓世昌拒绝部下的救助,与军舰一同沉入海底,展现了崇高的爱国精神。

04

沉船之谜:鱼雷还是锅炉爆炸?

关于致远号的沉没原因,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是被日军鱼雷击中,另一种观点则指向锅炉爆炸。直到2015年,考古队确认“丹东一号”沉船即为致远号,并打捞出带有“致远”字样的瓷盘等重要文物,为解开这一谜团提供了新的线索。

考古专家通过对沉船遗址的调查,发现舰底较为完整,未见明显的撕裂伤,且舰内还保存着一些完整的炮弹和鱼雷引信。这表明致远号并非因鱼雷或火炮攻击而沉没。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教授姜波则从发掘到的穹甲上显露出的外翻迹象,推断是锅炉爆炸的结果。在最后的冲锋途中,致远舰的航速超过了动力上限,强排风导致锅炉压力过大而发生剧烈爆炸,舰体因而迅速沉没。

05

英雄与科技的双重启示

致远号的沉没,不仅是甲午海战中的一个悲壮瞬间,更折射出中国近代海军发展的艰辛历程。这艘由英国建造的先进巡洋舰,虽然在技术上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但在整体国力和工业基础的差距面前,仍难挽败局。

邓世昌与致远号的故事,展现了英雄主义与科技装备的双重意义。在科技实力相对薄弱的年代,正是这些海军将士的英勇精神,支撑着中国近代海军的尊严与希望。他们的事迹,不仅激励着后人,也成为中国海军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今天,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不仅要铭记邓世昌等民族英雄的壮举,更要从中汲取教训,认识到科技实力与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正如光绪帝为邓世昌所撰写的挽联所说:“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不仅是对邓世昌个人的哀悼,更是对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历程的深刻反思。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