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赶者”到“领跑者”:兴化大闸蟹的品牌化之路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兴化大闸蟹的品牌化之路
“全国每8只大闸蟹就有1只来自这里,年产量近7万吨,销售总额达220亿元。”这是来自江苏泰州兴化市的大闸蟹交出的亮眼成绩单。作为全国最大的大闸蟹产区,兴化不仅在产量上遥遥领先,更在品牌化道路上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成功之路。
品牌化路上的挑战:与阳澄湖的较量
提到大闸蟹,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阳澄湖。相比之下,尽管兴化大闸蟹在产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但在品牌知名度上却略显逊色。兴化市安丰镇水产站副站长刘安华坦言:“兴化大闸蟹虽然有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但品牌影响力远不及阳澄湖。”
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何在?一方面,阳澄湖大闸蟹起步早,品牌积淀深厚;另一方面,兴化大闸蟹的养殖规模过于庞大,难以实现统一管理和质量把控。养殖户们往往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导致品牌效应难以充分发挥。
创新驱动:从养殖到营销的全方位升级
面对品牌化困境,兴化市政府和企业积极行动,从养殖、加工到营销各个环节全面发力,推动大闸蟹产业转型升级。
在养殖环节,板桥故里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探索出“市场+公司+基地+承包人+农户”的创新模式,通过生态养殖和标准化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坚持绿色无污染的养殖理念,严格把控水质、水草和投喂品,确保大闸蟹在最佳环境中生长。”
在加工环节,榭丰(江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现代化设备,采用精细工艺,提升产品附加值。公司负责人丁建才介绍:“通过技术创新,我们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确保了产品的稳定品质。”
在营销环节,兴化市大力发展电商直播,打造数字化营销新模式。安丰镇国蟹市场内,主播们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互动,成功激发了网友的购买欲望。据统计,2024年兴化市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的大闸蟹占比已超过50%。
成效显著:品牌化带来的多重收益
品牌化战略的实施,为兴化大闸蟹产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从经济效益来看,品牌化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据统计,通过品牌化运作,兴化大闸蟹的平均售价提高了20%以上。同时,电商直播等新型营销方式的引入,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推动了产业升级。
从社会影响来看,品牌化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兴化市安丰镇,从事河蟹相关产业的人数超过3万,占全镇人口的近四分之一。此外,大闸蟹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网兜、捆扎、餐饮等相关产业的繁荣,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未来展望: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面对未来,兴化市正谋求从“追赶者”变成“领跑者”。兴化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同时,兴化市还计划通过文旅融合,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例如,安丰镇正在打造以大闸蟹为主题的旅游项目,通过文化体验、科普教育等形式,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大闸蟹的魅力。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兴化大闸蟹的品牌化之路虽然充满挑战,但前景可期。随着品牌建设的不断深入,兴化大闸蟹必将在市场上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