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藤野先生:中国留学生的暖心导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藤野先生:中国留学生的暖心导师

引用
百度
9
来源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4349112900078242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V3GAOE0553E8RS.html
3.
https://m.sohu.com/a/818817031_121622551/?pvid=000115_3w_a
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7171571505292471
5.
https://www.sohu.com/a/853473777_121124790
6.
https://www.sohu.com/a/825549557_121118943
7.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7%A4%E9%87%8E%E4%B8%A5%E4%B9%9D%E9%83%8E/148644
8.
https://www.baike.com/wikiid/6410197428522386572
9.
http://www.lubanyouke.com/26742.html

1904年,23岁的鲁迅怀揣着“救国救民”的理想,远赴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求学。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位改变他人生轨迹的恩师——藤野严九郎。

01

严谨治学的良师

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解剖学教师。他对鲁迅产生了很深影响,《藤野先生》一文中,在记叙与藤野先生发生的点滴时,鲁迅运用大量抒情写法,足以可见他对藤野先生这位老师的赞扬与喜爱。藤野先生是鲁迅心目中理想的好教师形象,虽然笨拙,虽然失意,但本心赤诚。文中热烈赞颂藤野严九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友谊。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他不仅认真批改鲁迅的讲义、纠正解剖图,还在生活中给予关心和支持。这种师生情谊成为鲁迅弃医从文的重要精神动力之一。

02

生活中的关怀

鲁迅在仙台的生活并不容易。作为当时仙台医专唯一的中国留学生,他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然而,藤野先生的出现,为鲁迅的生活带来了一抹温暖的亮色。

藤野先生不仅在学术上给予鲁迅极大的帮助,在生活上也无微不至地关心着他。他的平等公正、一丝不苟的态度深深影响了鲁迅的一生,成为鲁迅弃医从文的重要精神动力之一。

03

精神上的导师

鲁迅在仙台的学习生涯中,发生了著名的“幻灯片事件”。这一事件深深触动了鲁迅,他看到了中国人在异国他乡的悲惨命运,感觉到即便身体强壮,国家和民族的弱小也让这些人成为了别人的“玩物”。他感到医学并非当务之急,救治身体上的病痛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相反,他认为应该从根本上改变国人的思想,提升国民的精神面貌,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个民族真正摆脱困境。

这一事件使得鲁迅决定放弃医学,转向文学。他认为,文艺才是改变民族精神的力量。因此,他开始将目光投向文学领域,尝试以文艺激励国人,推崇维新的思想,唤起民众的觉醒。

然而,鲁迅的这一决定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理解和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藤野先生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他没有因为鲁迅的决定而责怪他,反而给予了理解和鼓励。这种宽容和理解,为鲁迅后来的文学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4

永恒的纪念

鲁迅离开仙台后,藤野先生赠送给鲁迅一张照片,后面写着两个字:“惜别”。鲁迅先生十分珍视这张照片,回到中国后,将藤野先生的照片挂在北京寓所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朝夕相视。每当夜间疲倦,正想歇一歇时,鲁迅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鲁迅先生又增加了作文的劲头。

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敬意和感恩,并非仅停留在回忆中。在《鲁迅选集》即将出版之际,他特别要求增田涉将《藤野先生》一文翻译成日文并收入其中,显然是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更多日本读者了解自己在仙台求学时的导师。

鲁迅去世多年后,藤野先生才得知这位曾是自己学生的作家已辞世。看到《藤野先生》一文,藤野先生感动万分,并写下了《谨忆周树人君》一文,表达了如果早知鲁迅对自己如此思念,他定会主动联系对方。藤野先生的这篇文章,也成了两人师生情谊的另一种延续。

藤野先生虽然离开了仙台医专,去往乡村开诊所,但他对鲁迅的影响依然深远。在鲁迅的人生轨迹中,这段求学时光和与藤野先生的师生关系,不仅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让他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能从中汲取力量。

藤野先生的故事,不仅是中日友好交流的象征,更体现了教育者高尚人格的力量。他的严谨治学、平等公正、无私奉献,成为了无数教育工作者的楷模。而他与鲁迅之间的师生情谊,也成为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