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南:从术后的0周到3个月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南:从术后的0周到3个月
髋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严重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术后的康复训练同样重要。良好的康复计划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以下是一份详细的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南,分为不同阶段,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一、术后0-2周
正确体位摆放:患肢应保持伸直位,可用枕头垫于腿下,避免髋内收动作(如交叉腿等)。平卧时双腿之间需垫枕头,使双腿不能并拢。禁止向患侧翻身!向健侧翻身时应保护患腿,使其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保持髋稍外展位。侧卧后双腿之间需垫高枕头,使患腿保持髋稍外展位。
踝泵练习:用力、缓慢、全范围屈伸踝关节,清醒时多做。每次5分钟,每小时2组。
关节活动度练习:可应用CPM练习,膝关节屈曲逐渐达90度,髋关节屈曲逐渐达60度。练习后即刻冰敷15-20分钟。
股四头肌、腘绳肌等长练习:下肢伸直,大腿前后侧肌肉收缩及放松,每天>500次。
上肢及腰背肌力量训练:双上肢负重练习,如拿哑铃等练习;双肘支撑抬臀;每天>30次。
负重及平衡、步态练习:由手术医生确定开始负重时间,渐进性负重、移动重心练习,负重由体重的1/4开始,步行器保护下维持正常步态。每次5分钟,每天1-2次。
转移练习:卧位至坐起练习,床上坐位至轮椅转移练习,轮椅坐位一次不超过30分钟。
二、术后3-4周 复查一次,如关节功能与计划差别很大请随时骨科及康复科复查
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屈曲达120度,髋关节屈曲接近90度。
继续负重、平衡及转移练习:负重逐渐增加,步行器辅助下维持正常步态练习,每次5-10分钟,每天2次。
继续以上肌力练习,增加俯卧位或侧卧位“勾腿练习”,每次10次,每次保持10-15秒,每次间隔5秒,连续4-6组,组间休息30秒。
抗阻伸膝肌力练习:每次10次,保持10-15秒,每次间隔5秒,连续4-6组,组间休息30秒。
三、术后5-8周
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屈曲达与健侧相同,髋关节主动屈曲达90度。
继续负重、平衡及转移练习。
固定自行车练习:轻负荷开始,调整座位高度,每次20-30分钟,每天2次。
继续以上肌力练习,可在抗阻下进行以上肌力练习。逐渐开始静蹲练习,后背靠墙,双脚与肩同宽,脚尖及膝关节正向前,不得“内外八字”,随力量增加逐渐增加下蹲的角度(小于90°),每次2分钟,每次3-5次,每天2组。
四、术后9周-3月
继续以上练习,增加关节活动度、肌力及关节稳定性。
改善步态,逐渐维持正常步态行走。
五、术后3个月后
逐渐恢复日常活动。
以上康复计划仅供参考,如有病情变化请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