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海洋经济助力幸福生活
荣成市:海洋经济助力幸福生活
2024年12月,山东省荣成市获评“2024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这座三面环海的海滨小城,以其独特的海洋资源优势和高质量的海洋经济发展,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海洋经济:千亿级产业引领高质量发展
在荣成市的经济版图中,海洋经济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数据显示,海洋经济产值占全市GDP约45%,水产品产量连续40多年位居全国县级首位,远洋捕捞量占全国10%以上。这些亮眼的数据背后,是荣成市多年来坚持海洋强市战略的成果。
作为全国第二家国家远洋渔业基地,荣成市拥有300艘远洋渔船,年水产品产量达119万吨。在威海(荣成)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一批批现代化的修造船企业正在紧张作业,2024年1-11月,修造船及配套企业产值超过78亿元,利润同比增长170%以上。
除了传统的渔业和造船业,荣成市还积极发展海洋生物科技产业。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聚焦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保健品等重点领域,目前已引进多家知名企业,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条。
特色产业:带动就业增收的“金饭碗”
在荣成市的众多特色产业中,海带产业尤为引人注目。2024年,全市海带产量达43.3万吨,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县级第一。海带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当地就业,许多渔民通过海带养殖走上了致富路。
另一大特色支柱产业是房车制造业。作为我国最大的房车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荣成市2024年1-11月房车产值达1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出口量多年占全国房车出口总量的五成以上。山东星羽房车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岳敏建表示,通过在韩国设立海外仓,与韩国本土企业合作打造“产销一条龙”模式,既贴合当地需求,也大幅降低了仓储运输成本。
政策支持:打造人才友好型城市
荣成市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力支持。2022年,荣成市创新实施“荣归故里”计划,以“城市合伙人”理念,为“荣成本土、荣成在外、外地来荣”企业家和人才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每年5月,荣成会隆重举行“荣成企业家日”活动,以一座城的名义礼赞企业家。荣成市委“荣归故里”计划工作专班负责人鲍永志说,荣成不仅在就医、体检等方面为企业家精准服务,还将评价政府部门的权力交给他们,并在众多活动中让企业家站“C位”。
同时,荣成市还常态化开展“下午茶”畅聊等活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目前,仅当地市级领导参与的“下午茶”活动就达160余次,800多件企业要素保障等问题得到解决。
幸福生活:生态宜居与社会保障双轮驱动
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是荣成市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支撑。荣成市空气质量多年位居山东省首位,近海水质长期保持在国家二类标准以上。冬日时节,成千上万只大天鹅飞抵荣成越冬,成为一道美丽的生态景观。
在社会保障方面,荣成市医疗机构总数达789处,其中包括三级甲等中医院,床位数4101张,卫生技术人员5346人。教育方面,拥有1所高校、2所高职院校、3所普通高中及20所小学等教育资源。
此外,荣成市还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渔港、大海、大天鹅、海草房等特色旅游资源吸引着大量游客。2024年,荣成市迎来京津冀、长三角等地游客500多万人次、韩国游客约5万人次。
海洋经济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在荣成,人们既能享受到现代化城市的便利,又能感受到浓厚的海洋文化氛围。这座海滨小城,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