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村晚”:二郎故里的新年盛宴
灌南县“村晚”:二郎故里的新年盛宴
1月22日,连云港市灌南县新集镇徐老庄村热闹非凡,一场以“二郎故里 金蛇闹春”为主题的2025年“村晚”正在这里精彩上演。这场由江苏省委驻灌南县乡村振兴工作队、灌南县委宣传部等共同主办的乡村春晚,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盛宴,更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让远在他乡的灌南游子也能感受到家乡的年味。
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
随着欢快的音乐声响起,舞蹈《欢欢喜喜过大年》拉开了晚会的序幕。演员们身着节日盛装,用优美的舞姿展现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待。紧接着,独唱《家乡美》深情款款,歌声中流淌着对家乡的无限热爱;歌曲《振兴乡村唱起来》则唱响了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新面貌。
淮海戏《丝瓜藤葫芦藤》作为地方特色戏曲,以其独特的唱腔和生动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舞蹈《幸福的日子扭起来》和歌伴舞《灯火里的中国》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展现了灌南乡村文化的独特韵味与无穷魅力。
浸式年味大集
除了精彩的文艺演出,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沉浸式年味大集。在这里,传统剪纸、烙铁画、面塑、柳编等非遗项目展示让人大开眼界,肉圆、千张、熏烧肉等特色农副产品琳琅满目,让人大饱口福。写春联送祝福活动更是吸引了众多村民参与,大家纷纷领取春联,将美好的祝福带回家。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还通过灌南融媒等三个直播间在新媒体平台同步现场直播,并将灌南各镇、园区精心准备的土特产以互动抽奖形式通过直播间免费发放,累计发出汤沟酒、猪头肉、大米等500多份,线上观看人数累计超16万人次,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36.6万。
二郎故里的文化传承
灌南县是二郎神的故里,二郎神庙作为当地重要的文化地标,见证了灌南县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二郎神庙最早可追溯到北宋时期,经过历代的修缮和扩建,如今已成为灌南县重要的文化象征。
在灌南,二郎神不仅是神话传说中的神祇,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每年春节期间,二郎神庙都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祈福。
对比全国其他地方的春节活动
在全国各地,春节活动各具特色。北京的地坛庙会、开封的“大宋中国年”、西安的大唐芙蓉园灯会、敦煌的百姓春晚、肇兴侗寨的非遗打铁花、泉州的游神踩街、阆中古城的舞狮巡游、大理的白族扎染、佛山的龙狮武术巡游、婺源的非遗巡游等,都展现了浓厚的年味和地方特色。
灌南县的“村晚”虽然规模不及这些大型活动,但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群众参与度却丝毫不逊色。它不仅是一场文艺演出,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展现了灌南县独特的春节文化魅力。
“村晚”的意义与展望
“村晚”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展现了灌南县乡村振兴的新风貌。通过这样的活动,村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精彩的文艺演出,还能品尝到家乡的特色美食,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这样形式的‘村晚’真的是太棒了,真的是找到了小时候过年的味道,希望能一直办下去。”村民王燕激动地说。村晚是老百姓自己的舞台,演的是“乡亲”,说的是“乡音”,唱的是“乡愁”,舞的是“乡情”,“村晚”已经成为灌南百姓一道不可缺少的年味“硬菜”。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相信灌南县的“村晚”将会越办越好,成为展现新时代农村新风貌的重要窗口,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文化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