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蓓薇院士:预制菜营养升级是产业发展的关键
朱蓓薇院士:预制菜营养升级是产业发展的关键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在第二届预制菜产业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预制菜产业正面临新的消费模式改变,其中营养升级是产业发展的关键。这一观点不仅指明了预制菜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回应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关注。
预制菜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挑战
近年来,预制菜产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据统计,2023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达到5165亿元,同比增长23.1%,预计很快将突破万亿级别。然而,随着行业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其中营养健康问题尤为引人关注。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担忧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营养流失问题以及对传统烹饪技艺的冲击。例如,为了延长保质期和保持口感,预制菜往往需要添加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这引发了消费者对其食品安全性的担忧。此外,预制菜在加工过程中可能经历高温处理或冷冻保存,导致部分菜品在复热后口感变差、营养价值流失。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用餐体验,也制约了预制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技术创新引领营养升级
面对这些挑战,行业正在通过技术创新寻求突破。一个值得关注的进展是生物防腐技术的应用。元达生物科研团队推出的国内首款功能性生物防腐原料——后生元PostbioYDFF®,为预制菜产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后生元PostbioYDFF®含有抗菌肽、细菌素、短链脂肪酸、有机酸、胞外多糖等多种抗菌活性成分,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在细胞膜上形成微孔,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抑制致病菌生物膜形成,从而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起到防腐作用。此外,后生元PostbioYDFF®还具有调节肠菌、促进肠道健康的功能,实现了“天然生物防腐”与“功能性”双效合一。
目前,后生元PostbioYDFF®已应用于多家预制菜企业。青岛佳美洋食品有限公司作为青岛预制菜的龙头企业,率先将后生元PostbioYDFF®应用于麻辣小龙虾生物防腐,有效延长了预制菜冷藏状态下的货架期。
标准化建设保障营养健康
除了技术创新,标准化建设也是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为行业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广东作为预制菜产业的先行者,严格落实国家六部门《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精神,持续发力推进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配套制定了多项预制菜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
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广东举办了预制菜产业创新与发展交流活动,聚焦预制菜产业各环节,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推介广东预制菜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业态,引领预制菜产业走安全营养、健康美味发展之路。活动现场,不仅有专家学者发布预制菜行业标准及食品安全规范的深度解读,还展示了固态食品无菌封装技术、肉类农产品连续式锁鲜控腥速冻机等创新装备,这些都为预制菜的营养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展望:从“便当”到“健康餐”
预制菜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已经明确:向营养化、标准化、工业化、地域化、休闲化方向发展。这不仅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便捷生活的需求,更是为了顺应健康饮食的新趋势。正如朱蓓薇院士所强调的,营养升级是预制菜产业的闪光点,只有不断提升产品的营养价值,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
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预制菜将不再是简单的“便当”,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餐”。它将更好地满足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同时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元、更优质的餐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