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票房破纪录背后的导演故事:从医学生到动画大师
《哪吒2》票房破纪录背后的导演故事:从医学生到动画大师
2025年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以惊人的票房成绩和口碑表现,再次刷新了人们对国产动画电影的认知。这部作品不仅打破了多项影史纪录,更以其精良的制作和深刻的主题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而在这部现象级作品背后,是一位从医学生转型而来的动画导演——饺子,用他对动画的热爱和追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从医学生到动画导演:一个追梦人的蜕变
饺子,本名杨宇,毕业于某名牌大学药学专业。然而,在大学期间,他逐渐发现自己对动画的热爱远胜于医学。从大三开始,他毅然决定自学三维动画,这一决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在那个动画产业尚未蓬勃发展的年代,自学动画绝非易事。饺子曾花费三年多时间,一心待在家中打磨自己的动画短片。这段在家“啃老”的时光,饺子的母亲给予了他极大的包容和支持。饺子回忆道:“甚至站在我的角度,我成了父母,我觉得我都很难做到这一点。”
正是这份坚持和家人的支持,让饺子创作出了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这部作品一炮而红,斩获国内外30多个专业奖项,也为他后续的动画之路打开了大门。
追求极致:《哪吒2》背后的匠心精神
《哪吒2》的成功,离不开饺子对动画艺术的极致追求。为了实现最佳效果,他带领团队不断挑战技术极限,突破动画制作的天花板。
影片中的铁锁链镜头是电影的重头戏之一,成千上万的妖族被困在海底炼狱,每个人身上都缠着锁链,交战时锁链随之甩动,不仅要乱中有序,还要具有摇曳的美感。此前,所有的特效人员都没有接触过类似的任务,因此不得不经历长时间的磨合。最终,他们把智囊团集中到一起,解决质感、数量、穿帮的问题,光这一个元素从开始制作到最终通过,用时就达一年。
在《哪吒1》中,受当时技术所限,大规模的海水制作没能实现。到了《哪吒2》,哪吒不仅能“下海”,还能“开海”“闹海”。电影结尾部分,“两军对垒”画面的呈现也实现了视效技术上的突破。饺子说,此前很多神话题材的作品,两军对战往往是把平面上的战斗“搬”到了天上,还是二维的构成。但他认为,战斗应该是三维立体的,人物应该冲击在一起,“类似于两个鸟群的战斗”。
为了实现这一效果,团队单个镜头渲染了很多遍,为“千军万马”四个字的最终效果,花了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当三维的战斗画面实现后,饺子又对作战的战阵有了新的想法。他自嘲自己又为《哪吒3》埋下了新的“坑”,但他喜欢这种追求极致的感觉。“每一部作品都要当成最后一部作品去创作,不要给自己留下任何突破的可能性。跨过这座高山后你会发现不过如此,大家的能力又长了,下一部再去挑战新的极限。”
文化传承与创新:动画中的东方美学
饺子在创作中始终坚持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理念完美结合。《哪吒2》中的视觉效果令人叹为观止,1900多个特效镜头构建出一个美轮美奂的神话世界。海底龙宫旧址的金碧辉煌、天元鼎战场的气势磅礴,每一处场景都细节满满。章鱼将领的铠甲纹理、鲨鱼将领的尖锐牙齿,中式包边、火云纹刺绣等元素尽显东方美学。
在角色设计上,饺子也融入了大量传统文化元素。比如太乙真人的一口“川普”,就是基于历史考证设定的,因为太乙真人修炼的洞府在四川绵阳。两只青铜结界兽的设计灵感则来源于三星堆的青铜人头像和金面具,这样的设计只为让人物充满神秘色彩,仿佛穿越千年而来,将古蜀文明与现代动画完美融合。
未来展望:《哪吒3》与动画梦想
面对《哪吒2》的巨大成功,饺子并没有选择急于推出续集。他表示:“我们从事动画事业是一辈子的事,而不是为了赚快钱。所以《哪吒3》不会为了赶时间而降低质量。”在他看来,重要的是把故事讲好,把画面做到极致。
从医学生到动画导演,从动画短片到现象级电影,饺子用对动画的热爱和追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正如他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我们做作品,就不能给自己留后路,永远都要倾其所有去付出。”这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正是《哪吒2》能够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动画电影能够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
随着《哪吒2》的成功,观众们对即将上映的《哪吒3》充满了期待。饺子表示,他们将保持一贯的高标准,继续为观众带来高质量的作品。这位从医学生转型而来的动画导演,正在用他的才华和热情,为中国动画电影开创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