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培养孩子心理韧性,抗压能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培养孩子心理韧性,抗压能力?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2776488617019686

在当今社会,心理韧性不足和抗压能力差的问题在家庭教育中尤为突出。本文将探讨心理韧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并提供具体的培养方法,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不足,抗压能力差在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如家庭教育,孩子作业反复做不对,家长语气稍微重一些,孩子就开始陷入emo,要不沉默哗哗掉眼泪,要不就是情绪激动,抵触沟通。当然,这种情况也不只有孩子才有,家长们也有这问题,孩子学习教授多次无果,要么大发雷霆,要么摆烂。进而导致学习与痛苦绑定在一起,家长听到要辅导作业,孩子听到要做作业都头疼的不行。

人的一生中充满了困难和挑战,学业阶段只是一部分,职场、家庭关系,社群关系中,智商和情商虽然重要,但还是不如健康、稳定的情绪。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了这样一种观点,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最基本的便是健康,这个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主要是心理韧性。

那什么是心理韧性呢?心理韧性是个体在应对挑战和逆境时,表现出来的“弹性”。也就是适应性,抗挫折能力。包含面对挑战能够积极应对,会从困境中积累经验,以及在逆境中保持心理健康和积极心态的能力。

作为父母除了培养孩子的学习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关注孩子心理韧性的培养。心理韧性的培养关键在于认知水平的提高和心理训练和放松技巧的学习。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供大家参考。

1.培养成长型思维

相对于固定型思维,成长型思维注重探索、实践和经验的积累,还强调自我激励,相信自身的进步能力和积极努力能够让自己变得更为出色。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个人认为,有难度的工作可以提升他们的智力和能力。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个人在面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能够坚持更久并秉持乐观的态度。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会把遇到的困难看作是一种挑战。

2.提升自我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

自我成就感:指的是个体在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后所感受到的满足和自豪。这种成就感来自于对自己努力的认可和对结果的正面评价。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信念和期望。这是一种主观的评价,涉及到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认知和信心。

家庭教育中要注重孩子自我成就感。很多家庭,孩子除了学业上的成功之外,其他方面的成功,很难获得家长的支持。当然,对于普通家庭来讲,学业往往是最容易的出路。这就要求孩子学会平衡学业跟爱好。怎么平衡,就需要家长的指导,而不是一味的抹杀孩子的兴趣爱好。对于孩子的改变,家长要给予支持与肯定。把“这不是很简单吗?”换成“你怎么突然会这个了,教教我”,往往意想不到的结果。

3.积极社交

健康的人际关系网络是提高心理韧性的关键因素之一。部分家长基于学业考虑,一般会限制会阻止孩子进行社交。当然,这个社会给孩子的时间太少了。这就导致心理问题与学业之间的矛盾,对于成绩不好,家长又卷的孩子尤其明显。不过,家长不能忽视适当社交对孩子学业的帮助,发展来源于交流,为什么我们要选好的学校,因为周围的同学好,无形中会促进孩子成长,这比一个人学习效果好很多。解决矛盾的方法,就要求我们规划社交,有效控制时间。

4.适当的身体锻炼

身体健康可以促进心理韧性的发展。适当的运动、放松能够帮助你在生活中更好地调节情绪和压力。锻炼的好处不必多说,建议平时作业写完,小区,体育场等陪跑个20-30分钟。

  1. 拥有明确的阶段目标:积极的追求有助于我们摆脱负面情绪。有目标的人会更自信地面对未知,他们会设置规划,合理安排时间,这使他们面对困难,更容易保持内心平静。相比之下,没有目标的人则往往感到迷茫和不安,他们不知道方向在哪里,他们的思维是发散的,没有依靠,容易焦虑,注意力往往会集中在及时享乐。因此,有目标的人生更容易提高心理韧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