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维修”引领核电维修数字化转型
“慧维修”引领核电维修数字化转型
2024年10月31日,国家能源局新闻发布会传来重磅消息:“国和一号”示范工程1号机组成功实现首次并网发电。这一重大节点标志着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取得重要突破,为实现商业运行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国和一号”示范工程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由国家电投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管理和运营。该工程位于山东石岛湾,单台机组功率153.4万千瓦,设计寿命60年,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114亿千瓦时,可满足超1100万居民的用电需求,每年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超过900万吨。
在“国和一号”示范工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创新性的“慧维修”体系。这是我国核电领域首个自主研发的数字化维修平台,通过电子工单、结构化规程、电子化巡检等创新成果,实现了维修工作的数字化转型。
“慧维修”体系的核心是电机综合检修及试验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对电机进行全面、精准的检测。与传统维修方式相比,数字化平台显著提升了检测效率和品质评价的客观性,有效避免了电机带病运行的风险。
数字化维修平台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电子工单系统。通过电子化管理,维修任务的分配、执行和反馈都实现了无纸化、智能化。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确保了维修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结构化规程和电子化巡检则进一步提升了维修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率。通过数字化手段,维修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维修指南和操作规范,确保维修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与传统维修方式相比,“慧维修”体系带来了显著的改进:
维修效率大幅提升:数字化平台优化了维修流程,减少了人为错误,提高了维修速度。
维修质量显著提高:通过精准检测和数据分析,能够更早发现潜在问题,避免设备故障。
管理绩效持续优化:电子化管理实现了维修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分析,为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安全质量全面提升:数字化手段提高了维修工作的精确性和一致性,降低了安全风险。
“慧维修”体系的成功应用,为核电维修的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一创新不仅提升了“国和一号”示范工程的维修管理水平,也为整个核电行业树立了标杆。
展望未来,核电维修的数字化转型正向更深层次推进。以华龙一号数字孪生电厂为例,通过三维数字孪生系统、反应堆在线仿真系统等技术,实现了对核电站的全方位数字化管理。这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运维模式,将进一步提升核电站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从“慧维修”体系到数字孪生电厂,我国核电维修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革命。这场革命不仅提升了维修效率和质量,更为核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核电维修将更加智能、高效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