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乡厨大赛:品味千年古城的美食文化
常熟乡厨大赛:品味千年古城的美食文化
2024年10月,常熟市董浜镇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乡厨大赛,来自古里镇、支塘镇、董浜镇的八支队伍同台竞技,各展风采。比赛现场,选手们使出浑身解数,煎炒烹炸,十八般武艺轮番上阵,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相继出锅,引得现场观众垂涎三尺。
本次大赛不仅是一场烹饪技艺的较量,更是一次常熟地方美食文化的集中展示。常熟,这座千年古城,素来以美食闻名。从街头巷尾的小吃摊到豪华酒店的宴席,从家常便饭到节日盛宴,常熟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在众多参赛作品中,有一道菜格外引人注目——常熟叫花鸡。这道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相传是一位乞丐偶然发明的。据《常熟县志》记载,当时一位乞丐偷得一只鸡,因无炊具,便用泥巴包裹后直接在火上烤制,没想到竟烤出了一道美味佳肴。常熟百年老店王四酒家创始人王祖康据此民间传说,经过改良创新,最终研制出这道独具风味的特色佳肴。
常熟叫花鸡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选用三到四斤重的散养草鸡,经过宰杀去除内脏后,先用网络油包裹,再用荷叶和高温纸层层包好,最后用泥糊封住,形似蚕茧。整个煨烤过程需要严格控制火候和湿度,确保鸡肉酥烂异香,上筷时骨肉分离,荷香四溢,原汁原味。这道菜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补气益血、温中助阳的功效,深受食客喜爱。
另一道令人称道的美食是杨园爊制熟食。据传,明末清初时,杨园地区的一位猎户在烹饪野味时发现了一种独特的烹饪方法,使得野味香气四溢,成为当地一绝。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杨园爊制熟食已经成为常熟地区的一张美食名片。
杨园爊制熟食的制作工艺十分独特。选用优质食材,经过精细烹饪,再用特制的爊锅慢慢煨制,使得食材充分吸收各种香料的味道,达到色、香、味、形俱佳的效果。爊鸡、鸡爪、鸡尖、鹌鹑等都是其代表作品,口感鲜美,回味无穷,是逢年过节时的馈赠佳品。
资深级中国烹饪大师、江苏烹饪大师杜跃进对本次大赛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乡厨大赛不仅为厨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技艺的平台,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地方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常熟的美食文化,推动地方餐饮业的发展。
常熟的美食文化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密不可分。作为苏式饮食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常熟的美食文化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随着制糖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苏式饮食逐渐形成了以甜味为主的独特风味。这种风味不仅体现在菜肴中,还渗透到了各种糕点和面食中。
以苏式面为例,早在南宋时期,昆山就出现了“药棋面”这种脱水耐贮的干面。到了明清时期,随着江南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苏式面的品种和浇头日益丰富,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如今,苏式面已经发展出数十种浇头和吃法,成为常熟及周边地区的重要美食代表。
常熟的美食文化不仅体现在具体的菜品上,更体现在其背后的人文精神和生活方式。从乡厨大赛中可以看出,常熟的厨师们不仅注重烹饪技艺的传承,更注重创新和改良。他们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造出更多符合现代人口味的美食,让常熟的美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此次乡厨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常熟厨师们的精湛技艺,更体现了常熟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这样的活动,常熟的美食文化将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为更多人所了解和喜爱。正如一位参赛选手所说:“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感受到常熟美食的魅力,让常熟的美食文化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