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两位“杭州好人”的暖心故事
建德两位“杭州好人”的暖心故事
近日,“杭州好人”名单正在公示,建德市的郭昌金和沈金花榜上有名。他们一个用法律知识为群众排忧解难,一个用实际行动温暖着身边每一位老人,成为了社区里最受欢迎的“贴心人”。
“老法官”的十八年坚守
在建德市府东社区,每月的“逢十”日子,总能看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准时出现。他就是郭昌金,建德市人民法院的退休老庭长,被大家亲切称为“老郭同志”。
退休后的郭昌金并没有选择安享晚年,而是发挥余热,于2006年创建了府东社区老法官工作室。一副老花镜、一本工作笔记、一个蓝手袋、一件红马甲,就是他工作的全部装备。据统计,18年来,他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300余次,代写法律文书57件,化解矛盾纠纷近100件。
“我是个老党员,就想为群众做点好事,能帮到他们。”这是郭昌金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老法官主动加入工作室,挑起了基层调解、诉源治理的担子。2016年,郭昌金被评为浙江省“万名好党员”,老法官工作室也助力府东社区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称号。
“沈阿姨”的24小时守护
在建德市航头镇灵栖村,有这样一位被老人们亲切称为“沈阿姨”的人——沈金花。自2022年成为助老服务志愿者以来,她每天都穿着“粉马甲”穿梭在田间地头,为老人们提供各种帮助。
从缝衣做饭到搬运煤气罐,从维修家电到更换灯具,从打扫卫生到讲解惠民政策,沈金花的身影无处不在。她的电话24小时开机,无论是白天黑夜还是阴晴雨雪,只要老人有需要,她总是随叫随到。她不仅关心老人们的生活,还时常陪伴他们唠嗑,帮助他们了解大病救助、最低生活保障金等政策,提醒他们防范电信诈骗。
“沈阿姨”的热心肠赢得了老人们的信赖和喜爱,她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孝老爱亲。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参与助老服务,为社区营造了尊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从“小善”到“大爱”
郭昌金和沈金花的事迹,正是“杭州好人”精神的生动体现。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持,温暖了身边的人,也感染着更多人加入到做好事的行列中来。
在杭州,像他们这样的“好人”还有很多。从跳江救人的外卖小哥彭清林,到徒手接住坠楼女童的银行职员沈东,从“最美妈妈”吴菊萍到“最美司机”吴斌……这些平凡人的善举,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正能量,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温暖和美好。
郭昌金和沈金花的故事告诉我们,做好人并不难,只要我们愿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每个人都能成为温暖他人的“好人”。他们的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道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