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冬季胃痛高发?这些预防和调理方法请收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冬季胃痛高发?这些预防和调理方法请收好

引用
网易
9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J7K8O10530QRMB.html
2.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2-02/doc-incxzras8856697.shtml
3.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496995.html
4.
https://health.tvbs.com.tw/regimen/352006
5.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95372
6.
https://www.btch.edu.cn/ksdh/nkb/xhnk/jkjy_xhnk/530e9bc6efac4ac5b35f4cc68c825550.htm
7.
https://blog.fjb100.com/article/5-best-foods-for-an-upset-stomach?srsltid=AfmBOorZn_qLmi6DzgKkIrFDHvFWWl81xQqDpJUdeSl20xnViY_aQhM8
8.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490625.html
9.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63985

冬季是胃痛的高发季节,寒冷的天气不仅让人瑟瑟发抖,还可能引发胃部不适。据统计,冬季胃肠道疾病的就诊率比其他季节高出30%以上。为了帮助大家远离胃痛困扰,本文将从冬季胃痛的成因、预防方法和养胃建议三个方面,为大家提供实用的健康指南。

01

为什么冬季胃痛高发?

  1. 气温因素:寒冷天气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多,胃肠道血管收缩,影响消化功能。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综合内科副主任医师白桦指出,冬季气温低,容易导致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血液供应,从而引发胃痛。

  2. 饮食习惯:冬季人们倾向于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如火锅、麻辣烫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增加胃部负担。此外,冬季进补过度,暴饮暴食,也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

  3. 生活方式:冬季人们活动量减少,长时间久坐不动,加上生活压力大、情绪波动等因素,都会影响胃部健康。研究显示,70%以上的胃病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02

如何预防冬季胃痛?

  1. 饮食调整

    • 避免生冷食物:生冷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部不适。尽量食用温热的食物,如热粥、热牛奶等。
    • 规律饮食:保持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晚餐最好在晚上8点前完成,饭后不要立即睡觉。
    • 少食多餐: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可以适当增加餐次,减轻胃部负担。
  2. 生活习惯

    • 保暖:外出时注意腹部保暖,穿高腰裤或加件保暖衣服。睡觉时要盖好腹部,避免夜间着凉。
    •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建议每天保持7-8小时的优质睡眠。
    • 适量运动:饭后散步有助于促进消化。但要注意,饭后1小时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3. 心理调适

    • 减压:学会管理压力,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可以通过听音乐、做瑜伽等方式放松心情。
    • 保持良好心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胃部健康非常重要。研究发现,70%的胃病患者存在情绪问题。
03

养胃小贴士

  1. 中医调理

    • 穴位按摩:按摩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和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可以缓解胃痛。
    • 中药茶饮:生姜茶、红枣茶等温性茶饮有助于暖胃。但要注意,不要在空腹时饮用。
  2. 日常食疗

    • 养胃食材:山药、薏苡仁、莲子、芡实等食材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可以用来熬煮粥品。
    • 温性食物:适量食用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等,但要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引起内热。
  3. 注意事项

    • 避免过度饮酒:酒精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痛。建议适量饮酒,或以温水代替。
    • 限制咖啡因摄入:咖啡、浓茶等含咖啡因的饮品会刺激胃酸分泌,应适量饮用。

冬季胃痛虽然常见,但通过合理的预防和调理,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风险。记住,胃部健康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让我们的胃在寒冷的冬天里得到最好的呵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