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长期脑鸣:你的心理防线还好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长期脑鸣:你的心理防线还好吗?

引用
澎湃
6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664893
2.
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11919726818512416477
3.
http://www.cqck.gov.cn/bm/wsjkw/zwgk_70831/zfxxgkml/jkzgcqxd/202410/t20241028_13743516.html
4.
https://www.lhzxyy.com.cn/contents/4933/23272.html
5.
http://www.123120.net/guestbook/
6.
https://www.cfnews.org.cn/newsinfo/6915205.html

长期脑鸣不仅损害听力,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如焦虑和抑郁。患者可能会感到不安、紧张甚至社交退缩,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寻求专业帮助、学习放松技巧以及控制噪音环境都是有效的方法。你是否也有类似经历?快来分享你的故事吧!

01

脑鸣:一种令人困扰的症状

脑鸣,又称颅鸣,是一种患者自觉脑内有各种声音回响的症状。这些声音可能单一也可能复杂多变,如蝉鸣、雷鸣、火车轰鸣等,且往往与耳鸣并存,但定位不明确,涉及整个脑袋或感觉声音在脑内游走。严格来说,脑鸣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之一。

脑鸣的成因复杂多样,涉及包括生活习惯、心理及疾病等多方面因素。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成因:

  1. 生活习惯: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就可能成为脑鸣的诱因。

  2. 心理因素: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可能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脑鸣。这类患者往往伴有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等症状。

  3. 疾病因素:

  • 脑血管供血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加之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易导致脑动脉硬化和脑血管痉挛或狭窄,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是引起脑鸣的常见原因。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
  • 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低血压、贫血、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高血脂症等代谢性疾病,也可能通过影响脑部血液循环而诱发脑鸣。
  • 脑血管畸形:这是形成脑鸣的最主要疾病,脑血管畸形指的是脑部血管的异常结构和连接,形成微小动脉瘤或脑血管动静脉瘘,当血液通过异常的动静脉瘘流动时,会产生噪音,这种噪音在某些人身上可以听到,通常被描述为嗡嗡声、呼啸声或轰鸣声。另外,当颅内压增高时,脑组织移位可能对听觉中枢产生刺激,也是脑鸣出现的原因之一。
  •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的使用,如某些抗生素、利尿剂、抗抑郁药等,可能引起或加重脑鸣症状。
  • 外伤与手术:头部外伤或颅脑手术史,可能对脑部神经、血管造成损伤,导致脑鸣。
02

长期脑鸣的心理影响

长期脑鸣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影响睡眠:脑鸣往往在夜晚更为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导致白天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

  2. 诱发焦虑抑郁:长期脑鸣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重脑鸣症状。

  3. 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长期睡眠不足和情绪波动,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中风等。

  4. 影响认知功能:脑鸣可能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长期脑鸣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5. 危及生命:若脑鸣是由严重器质性疾病引起,如脑血管畸形,严重时可导致脑出血,从而危及生命。

03

脑鸣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脑鸣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存在一定的关联。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据统计,全球范围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已超过5000万,其中中国的患者人数就超过1000万。

研究显示,听力下降和脑鸣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预警信号。这是因为听觉系统与大脑的认知功能密切相关,听觉功能的下降可能反映出大脑神经网络的异常变化。此外,长期的脑鸣症状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这些心理因素也可能加速认知功能的衰退。

04

如何应对脑鸣带来的心理困扰

面对脑鸣带来的心理困扰,患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应对策略:

  1.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改善血液循环、营养神经的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维生素B族等。对于焦虑抑郁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辅助治疗。

  2. 声音疗法:使用音乐来掩盖或干扰脑鸣声音,帮助患者放松并减少焦虑。

  3.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患者调整对脑鸣的认知,学习如何更好地管理他们的情绪和思维,以减少对脑鸣的过度关注,并减轻由此产生的焦虑。

  4. 生活方式调整

  •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 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
  • 健康饮食,多吃富含Omega-3的食物,如深海鱼类,有助于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 学习放松技巧,如冥想、瑜伽等,帮助缓解压力和焦虑。
  1. 社交活动:保持积极的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避免孤立自己。

  2. 专业帮助: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05

患者的真实故事

为了更好地理解脑鸣对患者生活的影响,让我们听听一位长期脑鸣患者的经历:

“刚开始只是偶尔听到嗡嗡声,我以为是工作太累的原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声音变得越来越频繁,甚至在安静的环境中特别明显。我开始失眠,注意力无法集中,工作也受到了影响。最让我困扰的是,我开始感到焦虑和抑郁,害怕这种声音永远不会消失。经过医生的建议,我开始接受认知行为疗法,并学习了一些放松技巧。虽然脑鸣还没有完全消失,但我的情绪已经稳定了很多,也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

脑鸣虽然是一种令人困扰的症状,但它并非不可战胜。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法和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可以有效地管理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正在经历脑鸣的困扰,请不要犹豫,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记住,你并不孤单,有许多人和你一起在努力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