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哉》爆火:当中国神话遇上现代生活
《非人哉》爆火:当中国神话遇上现代生活
《非人哉》是一部将中国古典神话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动画作品,其独特的创意和幽默风格深受观众喜爱。自2018年首播以来,这部由分子互动制作的动画已在B站收获超9亿次播放,评分高达9.8分。
从漫画到动画:一部国漫的崛起之路
《非人哉》的诞生源于一个偶然的创意。2012年,分子互动CEO徐博带领团队创立了这家公司,最初专注于社交媒体创意营销业务。直到2015年,他们才开始涉足当时蓬勃发展的“条漫”领域。《非人哉》作为分子互动创作、出品的首部漫画作品,于2016年决定将其动画化,并在2018年正式上线。
动画团队的组建并非一帆风顺。徐博坦言,最大的困难就是从零开始组建动画团队,学习动画制作流程管理。但得益于《非人哉》漫画的影响力,动画化得以顺利推进。从2016年组建动画组到2018年动画上线,再到后续作品《有兽焉》的推出,分子互动对产能的需求不断增加,人才招聘和培养成为早期最专注的问题。
创新演绎:当神话遇上现代生活
《非人哉》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其独特的创意——将中国神话中的精怪融入现代社会生活。这种创新性的表达方式不仅让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也让中国神话在年轻一代中重新焕发了生机。
作品中的角色均出自《山海经》或《封神演义》,但又带有鲜明的现代特色。例如,九月是一只二货九尾狐,吐槽帝,喜欢犬夜叉,性格中二但内心善良;敖烈是西海龙王三太子,龙二代,曾是唐僧的坐骑,对唐僧念念不忘;小玉是嫦娥的玉兔,月球兔子总管,外表软萌却腹黑,擅长雕刻(啃月饼);哪吒则变成了身高1米4的藕霸少年,风火轮变成滑板,混天绫成了红领巾,还经常泡女生泳池;就连观音大士也变成了男性,自带闪光灯,小心眼,爱喝星巴克。
在艺术表现上,《非人哉》采用了日式吐槽动画的表演风格,通过幽默、戏谑、吐槽的方式传递对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思考。这种风格的选择,是为了更好地接近原作漫画的对白感。同时,作品在角色设计上也颇具匠心,例如哮天犬叼骨头、杨戬的第三只眼化为眼镜等细节,都让经典形象焕然一新。
现象级IP:从屏幕到生活的全方位渗透
《非人哉》的成功不仅体现在收视数据上,更通过衍生品、商业授权等多种形式实现了IP价值的延伸。在动画化之初,徐博就意识到IP商业化的重要性。他提到:“这两年我主要在做IP的商业化,包括授权、联名、潮玩等。”
《非人哉》的IP开发涵盖了多个领域。例如,在2022年,分子互动参与了冬奥大电影《我们的冬奥》中《九月的冬季假日》篇章的制作。在电影中,他们首次尝试为角色添加颜色,这一改变虽然让团队担心粉丝的接受度,但最终结果令人满意。
未来展望:持续创新,突破自我
面对市场的不断变化,分子互动始终保持着对IP价值的深度思考。徐博表示:“不同阶段,不同挑战。在《非人哉》动画化之初,最大的困难是从零开始组建动画团队。而现在,我们已经搭建完成动画团队架构,人员也已经固定,我逐渐将重心放在IP的商业化上。”
对于《非人哉》的未来,分子互动有着清晰的规划。他们知道粉丝希望看到更长篇幅的动画作品,因此正在筹备更长的内容。同时,团队也在不断突破自我,尝试不同的动画风格和技术手段,以给观众带来更新鲜的体验。
《非人哉》的成功为中国神话文化的现代化演绎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也为国漫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在这个充满创意和活力的团队带领下,我们有理由相信,《非人哉》将继续为观众带来更多欢乐和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