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文旅新模式:从旅游到旅居的创新实践
景洪文旅新模式:从旅游到旅居的创新实践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一种‘象’往的幸福”,这句宣传语生动诠释了西双版纳景洪市独特的文旅魅力。作为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景洪市近年来通过创新文旅模式,成功实现了从“旅游”到“旅居”的转变,不仅提升了游客体验,也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从“旅游”到“旅居”的转变
景洪市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拥有得天独厚的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3摄氏度左右,是理想的避寒胜地。近年来,景洪市抓住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旅居产业,吸引大量“候鸟”人群前来度假。
据统计,2023年景洪市接待游客4995万人次,同比增长39.7%,旅游总花费增长73.1%,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州外游客占比超过78%,显示出强劲的吸引力。这些数据背后,是景洪市在文旅创新方面的持续努力。
创新驱动:从景点到综合体
景洪市的文旅创新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传统景区的转型升级。以基诺山乡为例,当地开发了22条雨林徒步线路,将自然科普、民族文化体验等元素融入旅游产品中,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2024年以来,基诺山雨林徒步项目共接待游客35万人次,同比增长289%,总收入达1.4亿元。
其次是文旅综合体的建设。位于澜沧江北岸的告庄西双景,是景洪市打造的大型文旅综合体,集主题酒店、特色民宿、傣泰餐饮、演艺文创等于一体,成为目前景洪人气最旺的休闲旅游度假区。2018年,告庄西双景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的星光夜市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名单。
乡村振兴:从单一到融合
在乡村振兴方面,景洪市探索出“三曼乡村旅游综合体”模式。曼嘎俭村、曼空岱村、曼峦站村三个相邻村寨,通过整合资源,分别打造民俗文化体验区、精品民宿康养区和旅游综合服务区,实现了田园风光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
这种模式不仅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还为村民提供了新的增收渠道。例如,曼峦站村将闲置房屋改造为民宿,自6月份试营业以来,收入已超过3万元。同时,引入文创企业“云上春天”经营村里的茶亭、文创店等公共空间,吸纳了30多名村民就业。
未来展望:从量变到质变
景洪市的文旅发展正从量变走向质变。随着旅居地产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外地人选择在景洪安家落户。据统计,2023年景洪市成交新建商品房2.74万套,同比增长44.02%,交易金额达160.9亿元,增长56.67%。
为了满足旅居人群的需求,景洪市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例如,每年11月到次年4月间,当地会投放1万辆共享电动车供游客和市民使用。在嘎栋街道万景社区,80%的居民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离退休人员,社区专门开设雅食轩食堂,提供各地风味菜品。
从“旅游”到“旅居”,景洪市的文旅创新不仅提升了游客体验,也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活力。这种融合自然风光、民族文化、现代服务的文旅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