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寒天养生指南:中医专家教你如何安然过冬
数九寒天养生指南:中医专家教你如何安然过冬
随着冬至的到来,“数九寒天”模式正式开启。数九从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个阶段,直至九九八十一天结束。其中“三九”和“四九”通常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在这个寒冷的季节,如何养生保健,增强体质,是每个人都关心的话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医专家的建议。
中医理论基础:闭藏
《黄帝内经》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在数九寒天里,“闭藏”是养生的根本。此时我们要顺应自然界的潜藏之势,匿藏阳气,养护阴精,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具体养生方法
饮食养生
在数九期间,饮食养生尤为重要。此时应避寒就温,增加热量。饮食以温润忌燥为原则,不吃生冷寒凉食物,营养均衡,可适当多食用一些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如牛肉、羊肉、乌鸡、鲫鱼、鸡蛋等,同时也要多吃些新鲜果蔬,如梨、苹果、萝卜、菠菜等,以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冬令进补,春来打虎。此时进补,可适当选用人参、海参、阿胶、枸杞子、桂圆、红枣等药食同源的食材,以扶正固本、培育元气。推荐的食疗方有当归生姜羊肉汤、海参鸡汤、莲藕猪蹄汤、板栗排骨汤等。
此外,数九寒天,一碗热气腾腾的粥不仅可以温暖身体,还能养脾益气。下面为大家推荐几款适合冬季的养生粥:
鲫鱼糯米粥:鲫鱼1
2条,糯米3045克,姜片适量。鲫鱼处理干净后放入纱布袋中,与糯米、姜片同煮成粥。糯米能补中益气、缓中和胃;鲫鱼可和胃实肠、通阴利水。该粥适用于病后体虚者的饮食调养,尤其适合脾虚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者。山楂丹参粥:粳米100克,干山楂片30克,丹参15克,白糖15克。将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将干山楂片用温水浸泡,洗净;丹参洗净。取锅放入冷水、山楂片、丹参,煮沸后约15分钟,滤去渣滓,加入粳米,用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煮至粥成,再加入白糖调味即可。功效:增食欲、消食积、益气健脾。
茯苓黄芪粥:粳米100克,茯苓、黄芪各20克。将茯苓烘干,打成细粉;黄芪洗净,切片;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在锅中加入约1000毫升冷水,将粳米、黄芪片放入,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约35分钟,加入茯苓粉,再煮沸5分钟,即可盛出食用。功效:补肾益精、养血润燥。
运动养生
在数九期间,运动养生也非常重要。晨练应选择日出之后,可选择的运动方式包括快走、慢跑、跳舞、练八段锦等。注意运动时不要出汗过多。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生活养生
在数九期间,生活养生也非常重要。寒为阴邪,最易伤阳。冬季,应做好保暖工作,尤其是注意以下四个部位的保暖:
头部:头为“诸阳之会”,冬季外出时戴帽子有助于保护体内阳气,避免因阳气外泄导致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等问题。
颈部:颈部是人体经络交会的重要部位,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在此区域交会。颈部受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可引起疼痛、僵硬等症状。在寒冷季节,应注意颈部保暖,可戴围巾、丝巾等。
腹部:腹部受凉容易影响脾胃功能。除了通过衣着保暖,还可用热水袋热敷腹部。
足部:俗话说,寒从足底生。在中医理论中,上身为阳,下身为阴。足部位于身体的下部,属于阴气较重的部位,易受到寒邪的侵袭。经常用热水泡脚,在泡脚的同时,按摩涌泉穴,以温经散寒、固本培元。
此外,冬季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保证充足睡眠:顺应天时,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这样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适度运动:通过生发自身阳气,暖身抗寒。注意运动时不要出汗过多。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节制房事:不要过度劳累,要节制房事。
保持情绪稳定:冬季万物凋零,容易使人产生压抑的感觉。要使情绪、精神沉伏下来,静心少虑、凝神聚思,不轻易发火,以防情绪波动,影响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导致气机运行障碍、脏腑功能失常。只有放下过多的欲望,知足常乐,才能做到“精神内守”。
特别提醒
冬季手脚如果长期暴露在外受冻,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此时如果马上用火烘烤,会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缩力,出现动脉淤血、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强、局部性淤血等,轻则形成冻疮,重则造成组织坏死。所以,冬季一定注意手脚的保护,若形成冻疮,可用温阳祛寒、活血化瘀类中药煎煮后局部熏洗以改善微循环,如桂枝、附子、红花等。
总结
数九寒天是全年最冷的时段,养生保健尤为重要。从中医理论来看,数九期间的养生应以“闭藏”为根本,通过饮食、运动、生活等方面的调养,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数九期间的养生,度过一个温暖健康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