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以岭医院:心脏供血不足治疗迎来新突破
河北以岭医院:心脏供血不足治疗迎来新突破
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近期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成功开展多项创新疗法,为心脏供血不足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高难度手术展现技术实力
近日,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一病区介入团队在该院副院长、心血管病科主任杨胜利教授的指导下,成功应用mini-Crush术式,为一位高危复杂冠脉分叉病变患者实施了冠脉介入治疗。该患者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达80%,且存在钙化病变,血管分叉处狭窄更是高达90%。经过一个小时的紧张操作,医疗团队为其顺利植入4枚支架,成功开通血管,改善了患者的胸痛症状。
可吸收支架带来治疗新选择
河北以岭医院还引入了全球首创的可吸收冠脉支架(IBS®)。该支架由先健科技子公司元心科技研发,采用高强度和高塑性的高纯渗氮铁管材料,支架壁薄仅55-65μm,但支撑力强。其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完全降解,避免了永久金属支架可能带来的一系列远期预后问题。
根据最新公布的III期临床研究结果,IBS®冠脉支架展现出优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共入组1061名患者,结果显示器械成功率为99.9%,病变成功率为99.7%,手术成功率为99.3%,一年随访靶病变失败率仅为2.9%。此外,心源性死亡为0%,靶血管相关心梗为1.1%,血栓事件发生率仅为0.4%,且未发生晚期血栓事件。
体外反搏技术改善心脏供血
除了手术治疗,河北以岭医院还引入了体外反搏(EECP)技术,为不适合手术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EECP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心脏病治疗方法,通过在患者小腿、大腿和臀腹部绑上特制的气囊套,配合心电图进行充气和放气,从而提高主动脉舒张压,改善心脏供血。
该技术最早可追溯至1950年代,经过70多年的发展,已被证实对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有显著疗效。临床研究表明,EECP可使心绞痛患者的症状改善率达到89%,且效果可持续2-5年。此外,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显示,该技术还能使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74%,脑血管血液流量增加9%。
中西医结合提升治疗效果
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将现代医学的微创手术与传统中医药治疗相结合。在支架介入治疗前后,患者会接受中医方药等治疗,以缓解症状、促进术后康复。这种综合治疗模式不仅提高了手术成功率,还改善了患者的长期预后。
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通过不断引进和创新治疗技术,为心脏供血不足患者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这些新疗法的临床应用,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也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康复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