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图谱赋能金融风控:从反欺诈到信用评估的创新实践
知识图谱赋能金融风控:从反欺诈到信用评估的创新实践
在数字化时代,金融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风控手段已经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金融欺诈和信用风险。而知识图谱技术的出现,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能够更精准地识别和防范风险。
知识图谱在反欺诈中的应用
金融欺诈手段不断翻新,团伙作案和产业链化趋势明显,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挑战。传统的反欺诈手段主要依赖于专家经验和人工审核,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成本高昂。而知识图谱技术以其强大的关联数据分析能力,成为金融反欺诈领域的新利器。
知识图谱通过构建动态知识图谱,能够实时分析用户行为和设备信息,快速识别异常模式。例如,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通过知识图谱平台,成功构建了团伙反欺诈系统。该系统利用图算法和动态知识图谱技术,实现了对异常交易的实时预警,有效预防了团伙欺诈行为。
另一典型案例是全球金融科技独角兽公司,该公司在面对复杂的金融诈骗环境时,选择了悦数图数据库作为风险控制的解决方案。悦数图数据库凭借其分布式架构、水平扩展能力以及专业的技术支持,成功帮助该公司实现了实时反欺诈操作,提升了安全防范能力。
创新信用评估模式
在信用评估领域,知识图谱技术同样展现出强大的优势。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通过整合行内外数据与信息,运用知识图谱技术打造面向信贷全流程的数据处理与知识挖掘服务,提升信贷运营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为银行风险防控、营销拓客等业务提供决策支持,助力银行在信贷领域达成战略目标。
工行软开中心在信贷领域引入知识图谱技术,通过整合客户风险交易数据、客户关联关系等数据,构建客户风险图谱与客户关系图谱,取得以下两方面业务成效:
降低信贷风险:通过对借款人的社交关系、资金流水、财务状况等多维度信息的分析,利用知识图谱技术构建风险控制模型,自动识别信贷流程中的欺诈行为、高风险交易等异常情况,降低信贷全流程风险。
提高营销获客效率:运用知识图谱图关联分析算法,在海量数据中挖掘潜在营销客户,结合客户画像数据,精准输出价值客户清单,极大减少人工营销过程,为业务获客活客黏客提供便捷。
在降低信贷风险方面,工行软开中心整合客户资金交易、票据背书、担保抵押、融资行为等数据,从资金饥渴风险、贷款资金归集风险、虚增流水风险 3 方面构建图谱模型。利用卷积图神经网络算法、egonet 算法,生成客户图谱风险因子,并将风险因子反馈至风险客户图谱。利用知识图谱社区发现、标签传播、环路识别算法,在征信报告未体现的小贷、消金业务中,挖掘出客户与融资机构的频繁融资、高额借贷等行为。快速识别风险交易链条,找出涉诈涉黑用户,并生成客户预警清单,在贷前、贷中、贷后提供决策预警,为客户经理实施授信冻结、贷款追回等风险缓释措施提供有力支撑。
在提高营销获客效率方面,工行软开中心整合行内外企业工商关系、股东关系、投资关系、押品关系、合同关系、票据背书关系、资金关系、自然人关系等大规模复杂关系网络,构建企业信贷领域关系图谱。在深层次隐性关联关系挖掘过程中,利用知识图谱 PageRank、K 层扩展、最短路径等图算法,支持企业多维度数据穿透式分析与关系探查,输出重要关联企业到目标企业的最短营销路径,自动生成潜客营销清单,为企业客户的管理和洞察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相比传统风控的优势
与传统风控方法相比,知识图谱技术具有显著优势:
处理复杂关系的能力更强:知识图谱能够直观展示多个实体间的复杂关系,通过图算法进行深度分析,而传统方法往往只能处理简单的线性关系。
实时分析能力:知识图谱支持实时数据插入和查询,能够在欺诈行为发生时立即响应,而传统方法通常需要批量处理数据,时效性较差。
多源数据融合:知识图谱能够整合来自不同系统的多源数据,打破数据孤岛,构建全方位的用户关联网络,而传统方法往往只能依赖单一数据源。
风险识别更精准:通过图神经网络等先进算法,知识图谱能够发现潜在的欺诈团伙和高风险客户,而传统方法主要依赖规则和专家经验,容易出现漏报和误报。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深入推广,知识图谱将在金融反欺诈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创新应用知识图谱技术,金融机构能够更加高效地识别和防范欺诈风险,保障金融交易的安全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