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气温回升,你准备好了吗?
立春后气温回升,你准备好了吗?
2025年2月3日22点10分13秒,我们迎来了立春,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季的开始。虽然立春的到来意味着春天的序幕已经拉开,但并不意味着寒冷就此结束。根据中国天气网的数据,立春期间全国平均气温仅为-3.26℃,到立春最后一天也仅升至-1.04℃,虽然15天内上升了2.22℃,但总体气温仍然较低。
南北气温差异显著。北方城市由于冬季基础气温低,立春后升温空间较大。例如,哈尔滨的平均气温能上升3.7℃,北京的升温幅度为2.1℃。而南方城市由于基础气温较高,湿度较大,气温回升幅度相对较小,广州的升温仅为1.2℃。即便如此,北方城市的气温仍比南方低很多,想要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季还需要一段时间。
立春时节,天气变化多端,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北方地区可能依然维持天寒地冻的冬日景象,而南方则开始显现春的气息,气温逐渐回升,雨水也渐渐增多。但需要注意的是,季节转换时期容易出现乍暖还寒的情况,江南一带尤其要警惕“湿冷魔法攻击”,西南地区也可能遇到雨雪天气的打扰。
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人们应该如何做好健康防护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王健全建议,老年人可以适度增加户外活动,选择舒缓的运动方式,如在公园或河边散步,每次持续半小时到一小时,或者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这些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又不会过度劳累。对于身体状况较好的老年人,可以尝试跳广场舞等中等强度的运动。
除了运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保暖:遵循“春捂”的原则,不要过早减衣。春季穿衣服应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注重下半身的保暖。
饮食:春季养生重在养肝,应少食酸多食甘。可以适量食用韭菜、葱、蒜、豆豉、蘑菇、鸡肉、牛肉、大枣等辛甘发散之品,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量。
起居:应顺应日照变化,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梳头百下,有助于宣散郁滞,疏利气血。
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春季属木,与肝相应,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阳气生发。
运动:选择节奏和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打太极等。运动时以微微出汗为宜,不宜大汗淋漓。
立春是新的开始,但春天的脚步总是缓缓而来。在这个季节转换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健康防护,以最佳状态迎接温暖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