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写作治愈你的悲伤,你试过吗?
用写作治愈你的悲伤,你试过吗?
在获得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前,韩江就几乎成为了这个时代国际影响力最大的韩国作家。她的作品关注着两个核心问题:第一,如何理解暴力,也就是人们的痛苦和压迫来源于何方?第二,如何理解生命。如果活下来的偏偏是我,我该怎么做?
韩江的故事,是写作疗愈心灵创伤的最好例证。这位韩国作家通过文字,不仅抚慰了自己的内心,更照亮了无数读者的心灵。她的创作之路,正是一个通过写作走出悲伤、重获新生的故事。
写作疗愈的科学依据
表达性写作(expressive writing)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由彭尼贝克等人设计并率先应用。它是一种以心理分析理论为依据的表达性艺术疗愈干预技术,鼓励个体利用文字书写方式表达因自身特殊经历或关键事件而产生的焦虑和压抑体验。
研究表明,表达性写作不仅能帮助个体治愈内心的创伤、恐惧、失落等负面情绪,减缓身心压力,而且借助文字传达心声,实现了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和谐沟通。其精髓在于促进个体的自我暴露及自我探索,暴露与体验内心的真实情感经历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缓解焦虑及抑郁情绪,更有助于促进对自我的深入探索与重新界定。
如何通过写作疗愈自己
心灵写作,亦称心灵书写或自由书写,是一种自我探索和表达的方式。其主要目的是帮助个体探索和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通过书写实现情绪的宣泄和心理的调节。在书写的过程中不需要考虑文字的美观或语法准确性,唯一的要求是持续书写,将脑海中涌现的任何想法都记录下来。
自由书写:释放内心的声音
自由书写指的是没有任何限制,可以随心所欲地写下任何想法,无论多么荒诞或不相关。这种书写方式能够帮助书写者释放压抑情绪,同时促进自我认知。自由书写的时候,你可以放下竞争比较的焦虑,卸除完美主义的面具,不必瞻前顾后、小心翼翼,不必在意文笔好不好,不必担心别人的眼光和评语。放下枷锁和包袱,放松心情,自由而随意,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胡言乱语也没关系。也许满纸荒唐言,一把糊涂泪,或许满纸随心语,一腔赤诚情,写出了自己的真性情,写得尽情尽兴、酣畅淋漓。
主题书写:聚焦特定的情感或经历
主题书写则是在给定主题下进行书写,通常会有引导语或关键词,帮助书写者聚焦特定的情感或经历。通过写作,回看生命的每一个历程,了解心灵的丰富与多变,学习以温柔宽阔的心胸接纳各种面相的自己。
实用技巧:从十分钟限时书写开始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尝试十分钟限时书写。设定闹钟,每次只写10分钟,时间到就停笔。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只有十分钟的短跑,可以全力冲刺,加快书写的速度;第二,时间很短,不会太累,容易保持高昂的写作兴趣。不过,如果你在某次书写的时候写得欲罢不能,十分钟到了仍不舍得停笔,那是很棒的写作状态,这时就别管闹钟了,尽情燃烧写作的欲望,写到你想停下为止。
写作与其他情绪调节方式的对比
相比于运动等其他情绪调节方式,写作的独特优势在于通过文字表达实现内心的自我对话和情绪释放。运动虽然能释放内啡肽,改善心情,但写作能更深入地触及内心的创伤和压抑,帮助个体重新解读危机事件,实现与不同时空下的自己对话,进而重构自我价值、自信心和积极生活意义。
如果你正经历悲伤情绪,不妨试试拿起笔,开始书写自己的故事。写作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疗愈心灵的有效途径。正如韩江所说:“沉默不再只是一种隐忍,更是一种存在的方式——让时间凝滞、让情感蒸馏的艺术实验。”在文字的世界里,你将找到属于自己的疗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