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吉实施乡村振兴新青年行动 让农民受益 让青春无悔
浙江安吉实施乡村振兴新青年行动 让农民受益 让青春无悔
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是一个以“两山”理论为指导的绿色发展先行地。近年来,安吉县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新青年行动,成功培养出一批能带富、善治理的村书记先进典型,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①:在安吉的山水之间,返乡青年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图为章村镇河垓村回引优秀青年叶梦达、章志熙、王成联合打造的木田峪露营基地。
回引优秀青年,破解人才难题
近年来,安吉县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新青年行动,大力回引“有大学学历、有经营经历、有干事阅历”的青年回村任职。同时,综合研判确定回引青年任职岗位,落实履新“第一件事”项目,并逐村建立青年人才库、后备干部库。
5月,安吉县通过乡村振兴新青年行动回引到村任职的优秀青年代表沈金龙,领衔推进的大竹园·田畈里项目正式开园。该项目集千亩粮田、热气球基地、开放式马场、萌宠乐园等多个主题空间于一体,试运营以来已吸引游客4万多人,实现营收16万元。
图②: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孝丰镇夏阳村党支部书记鲍鑫(左二)支起“一杯粗茶解民意”的小摊,听民声、解民难。
安吉县通过联村主动走访、乡镇重点跟踪、县级面谈把关等方式,动员“懂经营、善管理、有情怀”的在外青年回村工作、回村创业。目前,全县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5.7岁,其中35岁以下的占25%、数量是5年前的3倍,有企业高管经历的占20%,本村致富能手占72.8%。16个乡镇(街道)已逐村建立青年人才库、后备干部库,拥有村级后备干部257人,平均年龄28.3周岁,本科大学生118名,为下轮村级组织换届做足人选储备。
导师帮带成长,提升能力素质
针对年轻村干部能力欠缺、工作经验不足等问题,安吉县坚持用好“导师帮带制”,以省兴村治社名师、省“千名好支书”等为重点建立导师库,实现导师帮带全覆盖。同时,全县系统构建培训、课程、学制、考评四大体系,把村社队伍培训纳入每年县委主体班次。
从2023年起,聚焦“85后”“90后”村社书记、回引青年群体,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召集“强基育星”例会,村里提问“挂号”、部门座谈“会诊”。“强基育星”破难行动开展以来,87名村社书记参与,帮助有关村协调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村庄产业经营、重点项目推进等难题150余个。
图③:上墅乡原农业农村办主任应根尧(左二)走进田间地头,帮带指导年轻村干部,传授作物病虫害防治等经验。
搭建比拼平台,激发干事热情
为破解村干部干劲不足、干好干坏一个样等问题,安吉县搭建季度擂台赛,激励村干部、回引青年晾晒比拼。同时,镇街每半年组织开展村书记“双向双评”工作,并开展“两山雄鹰、雏鹰、群鹰”推优评选。
为进一步激励村社干部实干争先,镇街每半年组织开展村书记“双向双评”工作,由镇街党政正职、其他班子成员双重评价排名。由组织部门牵头,联合其他涉农部门,每年对所有村围绕组织引领力、发展推动力、党群服务力等6个维度,学习贯彻新思想和上级重大决策部署、推动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村级班子建设等25项指标,进行打分排名、集中晾晒,排名“后十”的村列为下年度后进村进行整转。所在村连续2年考核列最后1名的,或列全县“后十”且连续两年整转成效不明显(未实现晋位提升的),或连续2次“双向双评”列最后1名的,给予停职教育。
安吉县还健全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创新建立村社干部“两山雄鹰、雏鹰、群鹰”系列实绩评先激励机制,每年底在村社书记、“两委”干部和村社班子中,分类开展“两山雄鹰、雏鹰、群鹰”推选评优,并给予奖励。专门单列部分名额,让回引优秀新青年与村干部一起竞争雏鹰奖,让青年在实干争先中发挥才干、展现作为、实现价值。
图④: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回村创业青年边月明(左一)在自家的小边葡萄产业基地向当地农户传授葡萄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