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城市焕发新活力
威海: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城市焕发新活力
2024年8月,山东威海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总投资400.4亿元的8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涵盖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能源等多个领域。这一轮项目集中开工,不仅为威海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展现了这座城市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雄心壮志。
重大项目引领产业升级
在此次集中开工的项目中,不乏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的标杆项目。其中,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2亿元建设的高性能输注耗材智能化生产项目备受关注。该项目将建设全流程自动化控制的高端智能工厂,预计年产各类输注产品20亿件,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26亿元。
同样引人注目的是上海恒羲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在文登区投资的光伏异质结光伏组件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将安装高效N型光伏组件生产线4条,预计达产后年产值30亿元。这不仅体现了威海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力度,也彰显了其在高端制造业的吸引力。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威海之所以能吸引如此多的重大项目落地,与其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2024年,威海荣获“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称号,这是该市第三次获得这一殊荣。
为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威海市创新推出124个重点高频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场景“一件事一次办”。以海上风电项目审批为例,通过创新项目立项“分期申请”制,采取多层级联动、多事项联办等方式,将整个审批链条时限压缩75%,节省项目建设周期约30%。
此外,威海市还建立了市县镇三级联动机制,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深入4387家规上企业摸实情、送政策、解难题。对于企业密集区域,则创新实行“楼委会”分包模式,搭建资源联动平台,开展精准服务。
区域优势助力高质量发展
作为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城市,威海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这里不仅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也是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依托这些优势,威海在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方面持续发力。
在新能源领域,威海已形成“核风光储”全产业链布局。临港区更是依托辖区优势的碳纤维产业链条,加速布局新能源装备产业,吸引了一批新能源项目落户。
未来展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随着这批重大项目的落地实施,威海正朝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稳步前进。从高端医疗设备到新能源装备,从智能制造到环保节能,威海正在构建一个多元化、高技术含量的产业体系。
可以预见,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和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威海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座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城市,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