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户部山古建:徐州文旅新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户部山古建:徐州文旅新宠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7
来源
1.
https://tv.cctv.com/2025/01/31/VIDEEoOiv7EmdspqiK9gaG44250131.shtml?spm=C55953877151.PnBseTLNFz7W.0.0
2.
http://js.people.com.cn/n2/2024/0513/c360301-40841289.html
3.
https://029hw.com/home.asp?Action=3&id=8364
4.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880.html
5.
https://www.yangtse.com/zncontent/4115900.html
6.
https://jsnews.jschina.com.cn/jsyw/202501/t20250130_s679ad00fe4b04dff9907c14a.shtml
7.
https://td.fyun.cc/detail/4a4fdead48ce048f6815e1778ee536bd284c82a1.html

“穷北关,富南关,有钱的都住户部山”,这句流传已久的徐州民谣,道出了户部山的显赫地位。作为徐州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户部山古建群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更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非遗文化,成为徐州文旅的一颗明珠。

01

因水患而生的历史见证

户部山,原名南山,海拔仅70米,却是徐州城外最近的制高点。自秦汉以来,这里就是军事要地,项羽曾在此筑台演兵,刘裕登临北望中原,北魏太武帝也曾据此窥探彭城。然而,真正让户部山成为民居聚集地的,却是黄河水患。

从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改道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的661年间,黄河多次泛滥淹城,平地成渠几为常事。为避水患,官绅富贾纷纷在户部山择地建宅,形成了如今规模庞大的古建筑群。据统计,现存较为完好的古民居近500间,占地约5200平方米,是苏北乃至苏鲁豫皖交界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

02

独特的建筑风格:南北融合的典范

户部山古建群的最大特色在于其融合南北建筑风格的独特魅力。这里的建筑既体现了北方四合院的规整划一,又蕴藉着南方民居的曲折秀美。墙体多用青石与青砖,梁架用材硕大,雕梁画栋,琢刻精细。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里生外熟”和“鸳鸯楼”两种建筑方式。“里生外熟”是指墙体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为砖砌清水墙,内层为土坯,这种结构既降低了造价,又能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鸳鸯楼”则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将建筑分为上下两层,底层利用原有山体,楼上楼下门朝相反方向,反映了徐州人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聪明才智。

03

非遗文化的展示平台

近年来,户部山古建群被打造成为徐州非遗文化的展示平台。在崔焘故居、李蟠状元府等古院落中,青年艺术家和非遗传承人纷纷进驻,展示香包、纸编、蛋雕、竹刻、面塑、微缩模型等非遗技艺。

在崔焘故居下院,翰林书社、翰林生活馆、古音社、小剧场等多种业态次第进驻。在回龙窝历史街区的国潮汉风馆,老徐州的市井风情和寻常烟火气扑面而来。这里不仅复原了汉代音乐,用箫、竽、筑、胡笳、钟、磬等汉代乐器演奏来自两千多年前的天籁之音,还常年上演柳琴戏,《窑湾往事》《矿湖情缘》《血色秋风》《彭城儿女》等剧目深受欢迎。

04

文化价值与保护现状

户部山古建群不仅是徐州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苏鲁豫皖交界地区重要的古民居建筑群,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2006年,户部山古民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徐州市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建筑群进行保护性修缮,同时引入非遗文化,让这座千年古建群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作为“彭城七里”重要组成部分的户部山—回龙窝历史街区,已经入选文化和旅游部评定的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未来,这里将被打造成徐州历史文脉传承保护示范区,成为展示徐州千年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