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屏山文物径:香港元朗的文化瑰宝
探秘屏山文物径:香港元朗的文化瑰宝
屏山文物径是香港首条特设的文物径,蜿蜒于坑尾村、坑头村和上章围之间。这条全长约1.6公里的小路,沿途布满了保存完好的各式祠堂、庙宇和庭院,记录了元朗悠久的文化传统。漫步其中,你可以看到由邓氏宗族所建的古迹,感受700多年历史的邓氏宗祠和明代古塔——聚星楼的魅力。此外,在屏山的传统氛围中,你还能体验到现代生活的节奏,高大的住宅楼与历史遗迹相映成趣。这趟旅程不仅让你了解以往的乡村文化、建筑风格和祭祀传统,更能感受到香港独特的古今交融之美。
历史悠久的邓氏宗祠
邓氏宗祠是香港最大的祠堂之一,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为屏山文物径的重点古迹之一,于2001年12月14日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粉岭龙跃头的松岭邓公祠,为三进式建筑,设三厅两院、后厅(正厅)设有祭坛,供奉祖先的灵牌。是粉岭区内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祠堂,它始建于1525年,铁青色的砖墙一尘不染,大门上方红底粉金祠名、卧虎图及壁画光彩夺目,屋顶以石弯瓷制鳌鱼和狮子作装饰,室内的主梁和横梁均有精美的雕饰,刻工极为精致。正厅的祭坛中,供奉着刻有龙头的宋朝邓惟汲及其妻——宋高宗之女、孝宗之娣、光宗之姑母赵氏的木主牌。
在屏山的邓氏万里祖祠,一副“吉水流芳频馨藻结,屏山毓秀椒衍瓜绵”的对联则道出了祖基家世。厦村、屏山、龙跃头等村还保留许多完好的家祠,这些家祠不仅供祭祀所用,还藏有不少供族人求学的书籍和习武的刀、剑、戟、弓等。这些宗祠,原本也是培养后人的重要场所。邓氏宗祠至今仍旧用作族人点丁灯、饮丁酒的地方,还是族人举行婚丧嫁娶典礼和村族进行磋商重大事项的场所。
独一无二的聚星楼
聚星楼,又名魁星塔、文昌阁,位于香港新界元朗屏山上璋围北面,是香港现存唯一的古塔,拥有超过600年的历史。该塔原为新界原居民五大家之一的邓氏家族聚区地的风水塔,用以“挡北煞,镇水灾”,并护佑族中子弟在科举中考取功名。聚星楼矗立的位置原是河口,面对后海湾,后面的轻铁车站距离古塔只有几十米。
聚星楼是香港现存唯一的古塔,已有超过600年的历史,后面的轻铁车站距离古塔只有几十米。聚星楼矗立的位置原是河口,面对后海湾,兴建聚星楼是用以“挡北煞,镇水灾”,而聚星楼与青山风水遥相配合,亦可护佑族中子弟在科举中考取功名。
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屏山文物径不仅保留了传统的文化价值,还融入了现代生活。高大的住宅楼与历史遗迹相映成趣,展现了香港独特的古今交融之美。在邓氏宗祠有一副对联“南阳承世泽,东汉启功名”,说的就是屏山邓氏的来源,迁徙于香港屏山的邓氏,有较为详细的宗亲历史考证,上联典出邓姓宗族源自南阳邓州,下联典出邓氏先祖望族历史启自东汉之末。是邓姓南阳堂的通用联。屏山邓氏一族就是来自中原,或经江西迁入广东,而后入香港。
香港邓氏家族的所有宗祠,其势之浩,其史之明,均非一般宗祠可比。因而,香港把屏山等地的宗祠辟为文物胜地,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游客参观。屏山文物径是了解香港传统文化的重要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香港的乡村文化、建筑风格和祭祀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