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家野外挖到神秘化石!
古生物学家野外挖到神秘化石!
2025年1月,美国古生物学家在怀俄明州发现了一种新的蜥脚类恐龙化石,这一发现或将改写恐龙演化史。
意外发现:最古老的北半球恐龙
这种被命名为Ahvaytum bahndooiveche的恐龙,生活在约2.3亿年前晚三叠世卡尼期的劳亚大陆(北半球)。这一发现颠覆了此前认为恐龙起源于南半球冈瓦纳大陆的认知。威斯康星大学地质博物馆的Dave Lovelace博士表示:“这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赤道恐龙,也是北美最古老的恐龙。”
野外工作:揭秘古生物学家的日常
这一重要发现源自于2013年的一次野外考察。当时,威斯康星大学的本科生Garrett Johnson在怀俄明州的波波阿吉地层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化石点,被命名为“Garrett的惊喜”。古生物学家们在这里发现了Ahvaytum bahndooiveche的化石,以及另一种类似恐龙的生物——西力鳄的骨骼化石。
古生物学家在野外工作时,通常会在采石场、山顶或河床等地进行挖掘。他们使用凿子、锤子、刷子等工具,小心翼翼地从沉积岩中取出化石。在“Garrett的惊喜”地点,科学家们不仅发现了恐龙化石,还找到了其他古生物的遗迹。
实验室分析:揭秘远古生命的奥秘
化石被带回实验室后,科学家们会使用各种先进的分析工具进行研究。这些工具包括显微镜、3D扫描仪、成像软件和光谱仪等。通过这些设备,研究人员能够观察到化石的微观结构,创建数字模型,并分析化石中的化学成分。
Ahvaytum bahndooiveche的化石分析显示,这种恐龙体长仅约1米,体型与鸡相当,但拥有一个长长的尾巴。这一发现表明,恐龙最初并非都是庞然大物,而是从小型动物逐渐演化而来。
科学意义:挑战现有认知
这一发现对古生物学界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将恐龙在北半球出现的时间提前了600万至1000万年,还挑战了恐龙从南半球扩散到北半球的假说。研究团队在《林奈学会动物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这些数据填补了早期蜥脚类恐龙演化记录中的关键空白,证明了在中晚卡尼期,这类恐龙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
这一发现也与卡尼期潮湿事件这一重大气候变迁有关。当时的气候变得比之前湿润得多,大片炎热的沙漠变成了更适合早期恐龙生存的栖息地。这一时期的气候变化似乎与恐龙物种的早期多样化密切相关。
这一重要发现展示了古生物学研究的复杂性和严谨性。从野外考察到实验室分析,每一步都需要精细的操作和深入的研究。Ahvaytum bahndooiveche的发现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地球生命演化的新线索,也提醒我们,科学探索永无止境,新的发现随时可能改写我们对历史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