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泉港冲刺“绿色石化名城”,经济发展新蓝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泉港冲刺“绿色石化名城”,经济发展新蓝图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97859908_121123770
2.
http://www.newfj.com.cn/home/news/index/id/96410.html
3.
https://swt.fujian.gov.cn/xxgk/jgzn/jgcs/kfqglc/kfqdt/202408/t20240828_6508045.htm
4.
https://www.fujian.gov.cn/zwgk/ztzl/sxzygwzxsgzx/flsxkmh/202405/t20240521_6451341.htm
5.
http://61.155.110.226:8181/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N2022110077000054&dbcode=CYFD&dbname=CYFD
6.
https://fgw.quanzhou.gov.cn/zwgk/zfxxgkzl/xxgkml/ghjh/
7.
https://www.quanzhou.gov.cn/zfb/xxgk/zfxxgkzl/qzdt/qzyw/202402/t20240207_3004130.htm
8.
http://www.qg.gov.cn/zwgk/xwzx/qgyw/202404/t20240422_3029628.htm
9.
https://fdi.swt.fujian.gov.cn/show-21847.html

2025年,对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作为福建省重要石化基地,泉港区正全力冲刺“绿色石化名城”建设目标,力争在新的一年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

01

千亿产业集群崛起

经过多年的深耕发展,泉港石化园区已形成以联合石化1400万吨/年炼油和110万吨/年乙烯的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入驻企业54家,拥有乙烯、丙烯、丁二烯、苯、对二甲苯等7条产业链的石化产业基地,实现产业链“内循环”和原料“隔墙供应”。2023年泉港石化主营业务收入1083亿元,连续11年蝉联中国化工园区20强,综合实力位列全国工业百强县(区)。

02

绿色转型引领高质量发展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泉港区始终将绿色发展放在首位。园区内企业通过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等措施,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林德二氧化碳有限公司是石化产业的下游企业,这家高科技企业专门从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公司主要回收二氧化碳尾气,年产6万吨液态二氧化碳产品,相当于再造一片7800亩森林所能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林德公司总经理林宝山说。

作为联合石化的下游企业,林德公司通过“吃掉”上游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二氧化碳,采用原料气脱硫、变温变压吸附、中压液化、净化提纯等技术,生产出纯度达99.98%~99.99%的液态二氧化碳。“这些液态二氧化碳产品主要供给造船、充装加气站、消防器材制造、冷链干冰制造、实验室科研等领域使用,年产值近2000万元。”林宝山说。

互为原料、互为市场,就地“吃干榨尽”副产资源,不仅可提升产品附加值,还能实现多方共赢。在泉港石化工业园区,记者注意到,像林德公司这样的再生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推动绿色清洁生产的企业,并不鲜见。

走进泉州丰鹏环保科技公司厂区,只见工人正忙于处理从上游石化炼油企业回收来的废催化剂。在催化剂处理生产线,这些废催化剂经产线工艺处理后转化为含钒、含钼产品。

“我们与石油化工炼化企业合作,将其报废的催化剂中的稀贵金属提取出来,经除碳、焙烧、浸出提取等操作,循环再利用,生产出贵重金属制品等。”丰鹏环保公司总经理肖宇通介绍,目前,废催化剂综合利用项目每年可处置和利用废催化剂3.8万吨,处置废催化剂近百种,提取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特殊材料、催化剂制造等行业。

废气回收利用、二氧化碳减排、余热变宝再利用……泉港石化工业园区内的一家家化工企业在循环利用、节能减排上新意不断,形成以炼油乙烯为龙头,以有机原料、合成材料、精细化工、橡胶和塑料制品等石化产业链为特色的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群,绿色产业链不断发展壮大。

如今,在泉港区,发展与环保相互成就。泉港区石化总产值连续5年超千亿元,节能减排也交出漂亮答卷:石化园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高达93%,年减排二氧化硫和氨氮等气体10760吨、固废6.28万吨、废水455万立方米……

03

新兴产业蓄势待发

在新能源领域,泉港区开始试水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找寻发展新赛道,打造发展新优势。

在位于泉港区新材料高新园区的泉州清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中心”,记者见到,一条动力蓄电池梯次回收生产线正高效运转。

清能公司是一家从事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的高科技企业,主要回收运输企业的整车厂退役动力蓄电池,经挑选分类,再进行重组、梯次利用。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平均寿命一般为5~8年。电池回收后,我们先是对其进行拆解,再对其电池模组及电芯进行全方面检测,科学判断其循环寿命和可再使用性。如符合梯次利用的,则对其重新设计,改制成电池新产品,广泛应用于低速电动车、环卫机械、二轮车等。对不能再用的电池,会流转到下游企业,最终做报废处理及材料提炼处理,形成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闭环。”清能公司副总经理陈彬煌说。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红火,动力电池回收及利用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据全国汽车流通管理信息系统预计,到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超过60GWh,市场规模达百亿元。

瞄准回收利用的大好机遇,2022年,清能公司落户泉港区。“目前,一期项目已投用智能化、柔性化退役动力蓄电池回收梯次生产线,年处理量达5000吨退役动力电池。”陈彬煌介绍,公司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合作,推动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下一步,计划投资5000万元完成厂房扩建和设备导入,加强与电池领域上下游企业合作,将梯次利用年处理能力提升到8000吨。目前公司已进入工信部关于旧电池回收的“梯次利用”白名单,入选2023年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

04

未来可期

根据规划,湄洲湾(泉港)石化基地将通过发展炼化一体化和多元化原料加工,力争2020年炼油规模达2900万吨/年、乙烯210万吨/年、芳烃180万吨/年。

2025年,泉港区将重点推动联合石化芳烃及其下游产品、百宏化学尼龙66等“链主”企业项目落地,加快国亨化学、天辰化学等重点企业达产达效。同时,延伸拓展烯烃、芳烃和电子化学等石化产业链,精准引进百宏新材料油剂、泉昇电解液溶剂等高端精细化学品项目,促成百宏化学二期、凯美特过氧化氢等项目建成投产。

此外,泉港区还将培育现代多元新兴产业串珠成链,引进北瑞化学原料药、一诺威聚氨酯材料等医药、高分子材料项目,推动国电三期等项目早日开工动建,加速光启原料药、瑞远香精香料等项目投产。积极谋划建设氢能产业高端装备智能制造项目,推动金宏气体等项目开工动建,打造省级氢能示范基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泉港区正以“绿色石化名城”为目标,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随着各项规划的稳步推进,一个更具竞争力、更可持续发展的石化产业体系正在泉港加速形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