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张旭光解读“度”字:从甲骨文到草书的书法演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张旭光解读“度”字:从甲骨文到草书的书法演变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46411990_121124806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07B8TDK0514VK4K.html
3.
https://www.sohu.com/a/756843708_121119351
4.
https://www.sohu.com/a/810679938_121130472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QD0DR0S055634M1.html
6.
https://www.sohu.com/a/829742940_121124788
7.
http://www.fybhfzw.com/fymjxygc/274.html
8.
http://www.sfjbk.com/shjxh/vip_doc/28889303.html
9.
http://www.jnlib.net.cn:8088/opac/search?searchWay=author&q=%E5%BC%A0%E6%97%AD%E5%85%89

当代著名书法家张旭光曾说:“书法的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以现代审美观念开掘传统。”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副主任,他在书法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让我们跟随张旭光的视角,一起探索“度”字在书法史上的演变历程。

01

从甲骨文到金文:原始的度量

“度”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其形态简单而古朴。甲骨文的“度”字由“又”和“土”两部分组成,象征着用手测量土地的意思。这种象形与会意相结合的造字方式,体现了古人对度量衡的最初理解。

到了金文时期,“度”字的形态开始发生变化。金文中的“度”字在甲骨文的基础上,线条变得更加圆润,结构也更为稳定。这种变化反映了书写工具从硬质的甲骨转向柔软的青铜器,使得笔画更加流畅。

02

篆书:规范与统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书同文”政策,小篆成为官方标准字体。在小篆中,“度”字的形态进一步规范化,线条更加均匀,结构也趋于对称。这种标准化的书写方式,体现了秦朝对度量衡制度的统一和规范。

03

隶书:实用与效率

隶书的出现标志着汉字从古文字向今文字的转变。在隶书中,“度”字的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线条变得更加平直,结构也更为紧凑。这种变化反映了书写工具从青铜转向竹木简,使得书写更加便捷高效。

04

楷书:端正与严谨

楷书作为现代汉字的标准字体,其特点是笔画工整、结构严谨。在楷书中,“度”字的形态已经非常接近我们今天所见的写法。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度”字,以篆书笔意入楷,圆浑凝重,体现了楷书的庄严与典雅。

05

行书:流畅与自然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特点是笔画连贯、结构灵活。在行书中,“度”字的形态更加生动自然,线条流畅而富有韵律感。宋代书法家米芾的行书“度”字,展现了行书的飘逸与洒脱。

06

草书:简约与抽象

草书是书法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其特点是笔画简约、结构抽象。在草书中,“度”字的形态最为自由奔放,线条连绵不断,结构变化多端。张旭光的草书“度”字,展现了草书的灵动与气势。

张旭光认为,书法的创新不是简单地改变字形,而是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观念。通过对“度”字演变的解读,我们不仅看到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更体会到了张旭光对书法传统的深刻理解。正如他所说:“现代感与古老不是对立的,有时是一致的,有时越古老则越现代。”这种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独到见解,正是张旭光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