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行动》:一场“伤痕累累”的硬核拍摄之旅
《蛟龙行动》:一场“伤痕累累”的硬核拍摄之旅
“蛟龙出海,雷霆万钧!”这是电影《蛟龙行动》中的一句经典台词,也是这部电影最真实的写照。近日,《蛟龙行动》发布了幕后花絮,让我们得以一窥这部全员硬核作品的制作过程。
8个月的“魔鬼训练营”
在《蛟龙行动》中,黄轩饰演蛟龙小队队长孟闯。为了这个角色,他接受了长达8个月的高强度训练,包括体能、战术、枪械和潜水等多个领域。黄轩表示,这是他拍戏以来训练时间最长的一次,感觉就像回到了学生时代的军训,但又远不止是走正步和站军姿那么简单。
在训练过程中,演员们每天都在挑战自己的极限。他们不仅要学习使用各种现代化武器装备,还要进行专业的潜水训练。最特别的是,他们进行了极端条件下的抗压训练。在潜水训练中,教练会突然关灯,让演员们在漆黑的深水中寻找氧气罐和面镜。这种训练虽然艰苦,但让演员们在面对真实拍摄时能够保持冷静和从容。
“伤痕累累”的拍摄日常
在拍摄这样一部动作大片,受伤几乎是家常便饭。黄轩回忆说,他拍摄第一个镜头就受了伤,手上划了个大口子。更严重的是,在青岛训练时,他还挫伤了腰,每天训练后都需要医生治疗。即便如此,他还是坚持完成了所有拍摄。
1:1还原的“龙鲸号”
为了追求极致的真实感,剧组耗资10亿元,1:1还原制作了4艘潜艇。其中,“龙鲸号”长达120米,内部设有9个独立舱室,从鱼雷发射区到作战控制中心,甚至连电线布置和螺丝钉的选择都力求完美还原实际情况。张涵予第一次登上这艘“虚拟但极其真实”的潜艇时,不禁感叹道:“这里真是太震撼了!它充分体现了中国电影工业的进步和发展水平,让人难以置信背后投入了多少心血。”
水下摄影的突破
水下摄影是这部电影的一大亮点。导演林超贤不仅要求演员们完成高难度的水下动作戏,自己也亲自下水拍摄。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剧组甚至研发了专用的潜水设备。在拍摄过程中,演员们需要在深达20米的水下完成复杂的任务,这种专业程度在国内电影中实属罕见。
“魔鬼导演”与“拼命三郎”
导演林超贤被演员们称为“魔鬼导演”,但正是他的严格要求,才让这部电影达到了如此高的水准。林超贤表示,拍《蛟龙行动》的时候,有七八个月的时间他没去过任何应酬,完完全全专注在这个电影里面。他像搞科研的科学家一样,每天研究各种技术,写剧本、想故事、搭建场景,每一个环节都要亲力亲为做到最好。
演员们也以军人的钢铁意志要求自己。零下十度的天气,林超贤发着烧坚持水下拍摄长达二十天。女演员蒋璐霞在生理期也坚持在冰冷的水底拍摄,一度因憋气训练而昏迷。这种敬业精神让人敬佩。
市场困境
尽管《蛟龙行动》在制作上达到了如此高的水准,但在春节档的激烈竞争中,却面临着严重的排片困境。目前该片的排片占比仅为6.7%,黄金场次占比更低至4.2%。这种两极分化的排片情况,不仅影响了电影的票房表现,也让人担忧未来类似的大制作电影是否还能得到应有的支持。
结语
《蛟龙行动》是一部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作品。从导演到演员,从美术设计到特效团队,每个人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部电影不仅展现了中国海军的风采,更体现了中国电影工业的进步。虽然目前面临市场困境,但相信这样一部用心之作,最终会得到观众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