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黄杨木雕: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
海派黄杨木雕: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
在2024年上海进博会的非遗生活美学展上,一件件精美的黄杨木雕作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传统雕刻技艺的精湛,更融入了现代设计的元素,让这门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从弄堂里走出的海派艺术
海派黄杨木雕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徐汇区,创始人是被誉为“木雕泰斗”的徐宝庆。作为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派黄杨木雕在诞生之初就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它融合了中国传统雕刻技法和西方雕塑的解剖、比例、结构等手法,形成了独特的海派工艺风格。
海派黄杨木雕的创作过程十分讲究,需要经过构图泥塑、选料取材、敲坯定型、实坯精刻、磨光上蜡等多个步骤。每一步都要求匠人具备高超的技艺和细致的耐心。作品多取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或戏曲人物,体现了浓厚的民俗文化特色。
传统技艺的现代演绎
在进博会的展台上,一件名为《都市晨曦》的作品格外引人注目。这件作品以黄杨木雕的传统技法为基础,却突破性地采用了现代都市生活为题材,展现了上海弄堂里普通人家的日常生活场景。作品中,晨曦微露,弄堂里的人们开始了一天的生活:有人在晨练,有人在买菜,有人在送孩子上学,生动展现了上海弄堂生活的温情与活力。
这件作品的创作者是徐宝庆的得意弟子侯志飞。他告诉记者:“传统艺术要发展,就必须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我们不能固守传统,而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走进校园,薪火相传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学习这门传统艺术,海派黄杨木雕的传承人们积极走进校园,开设相关课程。在上海大学、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院校,学生们有机会亲自动手制作黄杨木雕,感受这门传统艺术的魅力。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海派黄杨木雕这门传统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传承人毛关福表示,“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这门艺术感兴趣,我们感到非常欣慰。”
海派黄杨木雕不仅是一种传统手工艺,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它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变迁,展现了海派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新时代,这门传统艺术正以创新的姿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人们的生活增添更多艺术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