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点赞:永兴里民艺馆的潮汕古村落艺术
冯骥才点赞:永兴里民艺馆的潮汕古村落艺术
著名作家冯骥才近日到访广东汕头市潮阳区的永兴里民艺馆,被眼前的潮汕古建筑艺术深深震撼。他不禁赞叹:“这里真是古艺集粹,当世精华!”
独特的潮汕古建筑艺术
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唐宋时期。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水平,使其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潮汕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融合了石雕、木雕、嵌瓷、金漆画等多种工艺,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潮汕古建筑的装饰艺术尤为精美。金漆画以其金碧辉煌、富丽堂皇而著称,多用于寺庙、祠堂等建筑的装饰。木雕则以精细入微、层次分明而闻名,常用于门窗、梁架、檐口等部位的装饰。石雕则多用于柱础、门额、栏杆等部位,线条流畅,造型生动。
永兴里民艺馆:潮汕古建筑艺术的当代实践
永兴里民艺馆位于汕头市潮阳区,是一座集展览、研究、传承于一体的民间艺术馆。馆内展示了大量潮汕古建筑构件和艺术品,包括木雕、石雕、嵌瓷、金漆画等。这些艺术品不仅展现了潮汕古建筑的艺术魅力,更体现了潮汕文化的深厚底蕴。
永兴里民艺馆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潮汕古建筑博物馆。其主体建筑采用了潮汕传统的“驷马拖车”结构,这种结构不仅美观大方,更体现了潮汕人尊祖敬亲、团结互助的家族文化。馆内的装饰艺术更是精美绝伦,金漆画、木雕、石雕等传统工艺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胡少平:传承与创新的探索者
胡少平是潮汕古建筑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他自幼跟随父亲学习木雕技艺,后又师从多位潮汕古建筑大师,掌握了潮汕古建筑营造的精髓。胡少平不仅在传统工艺上造诣深厚,更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传统工艺中,使潮汕古建筑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胡少平等传承人的努力下,潮汕古建筑艺术正在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他们不仅在国内参与古建筑修复和新建项目,还将潮汕古建筑艺术带到了海外,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传承与创新:潮汕古建筑艺术的未来之路
面对现代化的冲击,潮汕古建筑艺术的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正如冯骥才所言:“这些古建筑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必须保护好、传承好。”胡少平等传承人正在积极探索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之路,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当代焕发新的活力。
永兴里民艺馆的建立,不仅为潮汕古建筑艺术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更为其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这里不仅是艺术家们创作的天地,更是年轻一代学习和体验传统工艺的课堂。通过展览、讲座、工作坊等形式,永兴里民艺馆正在努力培养新一代的传承人,让潮汕古建筑艺术薪火相传。
潮汕古建筑艺术,这一承载着千年文化记忆的艺术瑰宝,在当代正以新的姿态展现其独特魅力。正如冯骥才所言:“这些古建筑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必须保护好、传承好。”在胡少平等传承人的努力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门古老的艺术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