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也爱吃的常熟叫花鸡
乾隆皇帝也爱吃的常熟叫花鸡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在常熟一带流落荒野。一位好心的乞丐将自己烤制的鸡献给乾隆,皇帝品尝后大为赞赏,询问此鸡的名字。乞丐羞于说出这是“叫花鸡”,便随口答道:“此乃富贵鸡也。”从此,这道原本在街头巷尾飘香的平民美食,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御膳房的一道名菜。
叫花鸡的制作工艺堪称一绝,充分体现了中国烹饪的智慧。首先,选用1000-1500克的嫩母鸡,以三黄鸡为最佳。将鸡处理干净后,用盐、料酒、生抽、葱姜蒜、胡椒粉等调料腌制数小时,使其充分入味。接着,用荷叶包裹腌好的鸡,并用棉绳捆扎结实。最关键的是,需要用黄泥均匀涂抹在荷叶包裹的鸡上,这一步是为了在烤制过程中保持鸡肉的鲜嫩和水分,同时增加泥土的香气。
烤制是决定叫花鸡成败的关键步骤。传统方法是将包裹好的鸡放入柴火堆中煨烤,现代家庭则多使用烤箱或炭火。烤制时间需要2-4小时不等,期间要确保受热均匀。烤制完成后,用锤子轻轻敲碎外面的黄泥壳,剥开荷叶,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此时的叫花鸡,金黄色的鸡肉已经熟透,外皮酥脆,内里鲜嫩多汁,入口即化。
常熟叫花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最初是由乞丐偶然创造的。到了光绪九年,常熟名厨将这种民间美食进行改良,正式列入菜单,使其成为一道登堂入室的名菜。经过改良的叫花鸡,不仅保留了原始的风味,更在选材和工艺上精益求精,成为江苏常熟的传统名菜。
如今,常熟叫花鸡已被载入《中国名菜谱》《江苏名菜谱》等权威书籍,与德州扒鸡、符离集烧鸡等并称“中国四大名鸡”。在常熟,多家百年老店如王四酒家等,依然保持着传统的制作工艺,让这道美食代代相传。
叫花鸡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见证了中国烹饪技艺的精湛,承载着民间智慧的结晶。无论是作为节日餐桌上的美味,还是走亲访友的佳礼,叫花鸡都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