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央视春晚:隆尧招子鼓震撼登场!
2025央视春晚:隆尧招子鼓震撼登场!
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上,国家级非遗隆尧招子鼓在节目《过年好》中的亮相,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隆尧招子鼓的表演不仅展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更提振了民族精神,成为整台晚会的一大亮点。
历史悠久的非遗瑰宝
隆尧招子鼓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它最初是用于召集民众、传递信息的工具,通过不同的鼓点来说明水灾的大小、急缓和逃生路线。随着时间的推移,招子鼓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招子鼓的表演形式灵活多样,既可进行行进表演,也可进行定点表演。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鼓手背后插有一根用鸡毛掸子制成的“鼓招子”,在表演时随身体上下起伏、刷刷摇动,极具视觉冲击力。鼓点变化多达72般,舞姿优美,刚劲舒展,充分展现了北方鼓乐的粗犷与豪放。
传承与发展的生动实践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河北省隆尧县千户营村建立了招子鼓展馆和培训基地。基地定期收集和挖掘民间鼓点和舞步套路,并利用农闲时节开办“文化夜校”,对村民进行系统培训。目前,全村已有200多名招子鼓演员,涵盖了老中青各个年龄段,形成了良好的传承梯队。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招子鼓的传承出现了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加入这一传统艺术的表演行列。千户营村不仅招收了女学员,还成立了女子招子鼓队。这些女队员在表演中展现出不亚于男性的力量与美感,为这一传统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走向更广阔舞台
如今的隆尧招子鼓早已突破地域限制,频繁出现在各类大型演出活动中。从央视春晚到各地文化展演,都能看到招子鼓的身影。2007年,隆尧招子鼓被命名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更是获得了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千户营村党支部书记齐增国表示,省市县乡各级政府都对招子鼓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招子鼓不仅在本地演出,还经常到外省市表演,影响力不断扩大。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齐增国正带领团队通过一代代的传承,将招子鼓文化发扬光大。
文化传承的当代意义
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隆尧招子鼓的成功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不仅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体现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
正如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民俗学教授萧放所说:“国家级非遗隆尧招子鼓在春晚中的亮相,每一次有律动地击打鼓面,都让人感受到非遗焕发出的生机活力,声声鼓点振奋着观众的情感,提振着民族的精神。”
随着国家对非遗保护工作的不断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相信像隆尧招子鼓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