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羊城粤剧节:全球粤剧爱好者的文化盛宴
第九届羊城粤剧节:全球粤剧爱好者的文化盛宴
11月20日晚,第九届羊城粤剧节在广州大剧院盛大开幕。作为全球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时间跨度最长、影响力最广的粤剧文化交流平台,本届粤剧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粤剧爱好者,共同演绎这场岭南文化盛宴。
三十载传承,粤剧节见证文化发展
羊城粤剧节创办于1990年,每四年举办一届,至今已走过33年的历程。从最初的区域性戏曲交流活动,发展成为全球粤剧爱好者的盛会,羊城粤剧节见证了粤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本届粤剧节以“团体多、精品多、新作多、形式多”为突出特点。活动先后收到31个专业粤剧院团、民营剧团和138个海内外社团逾400个节目报名申请。逾3000名来自美国、加拿大、荷兰、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新西兰、丹麦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广东、广西等地的粤剧名家新秀、粤剧粤曲知音,将参与这场文化交流和艺术碰撞的盛会。
创新演绎,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本届粤剧节的一大亮点是创新推出的粤剧嘉年华。11月22日-25日,粤剧嘉年华集市将在广州粤剧院新大楼旁领展广场北门外广场举行。该集市集粤剧快闪演出、戏曲换装、场景营造、非遗文创杂货等元素于一体,构建出一个全方位的“粤剧”概念场景。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沉浸式体验粤剧文化,享受一场文旅新体验。
此外,本届粤剧节还首次推出了粤剧嘉年华系列活动,致力于以时尚、国际化的视角推广粤剧文化,吸引年轻一代的目光,展现传统文化的现代风采。据悉,本届粤剧节的全网曝光量超6500万次,国际化传播覆盖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展现了粤剧艺术的全球影响力。
精品荟萃,展现粤剧艺术魅力
在为期11天的活动中,47场精彩演出轮番上演,包括22台优秀剧目展演和25台华人华侨社团粤剧粤曲联展。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和广西地区的多家文艺院团将携作品亮相本届粤剧节,展现大湾区文艺共荣的喜人成果。
其中,广州市重点剧目《南拳》在开幕式上首演,该剧以岭南拳术流派蔡李佛拳为题材,通过讲述蔡李佛拳门徒团结南北武术门派挽救民族危亡的热血故事,展现岭南武术的阳刚之美和粤剧南派艺术的独特魅力。
文化传承,为粤剧艺术注入新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粤剧节还特别注重粤剧艺术的普及与传承。粤剧节期间,将举办《粉墨青红、涂心于面——冯汉华粤剧面谱讲座》和粤剧锣鼓班、唱腔班、身段班等培训体验活动。这些体验活动不仅为粤剧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实践的平台,也为粤剧艺术的传承注入新活力。
此外,还有多场粤剧沙龙活动,包括“‘友爱路20号’艺术沙龙编剧班主题直播活动”“广东省粤剧编剧研究生班创20周年座谈分享会”以及“粤聚粤分享——海外华人华侨交流分享会”,粤剧爱好者可以在这里交流思想,分享经验。
《粤剧表演艺术大全》:文化传承的里程碑
本届粤剧节的闭幕式上,历时8年编撰完成的《粤剧表演艺术大全·剧目卷》正式发布。《大全》共分五卷,包含4700多页,540多万字、4000多帧图片、15000多分钟视频和1200多段音频,全方位地反映粤剧表演艺术的整体面貌,将粤剧近百年来最有特色的表演形式记载下来,建构完整的粤剧表演体系,为粤剧的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闭幕式晚会会聚了近200位粤港澳地区及海外的粤剧艺术家,其中包括17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和众多一级演员。晚会通过“传统例戏篇”“传统古曲与经典唱腔篇”“传统南派技艺篇”“优秀剧目篇”四大篇章,展现了粤剧艺术的深厚底蕴和流派纷呈、人才辈出的风貌。
第九届羊城粤剧节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粤剧艺术的魅力,更体现了广州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城市的担当。通过不断创新和传承,粤剧这门古老的艺术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向世界展示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