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诗词普及的新潮流
《中国诗词大会》:诗词普及的新潮流
2024年3月,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中国诗词大会》第八季,以“春天、多彩、勇毅、山河、相逢、寒暑、风味、先生、灯火、在路上”十大主题,再次掀起全民学诗热潮。从2016年首播至今,这档节目已经陪伴观众走过了八个年头,不仅成为春节期间备受期待的文化盛宴,更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发挥着推广诗词文化的重要作用。
创新形式,让诗词“活”起来
第八季节目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新的突破。节目组运用AI、虚实交互等技术手段,融合动画和真人演绎、虚拟呈现等多种手法,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中华文明长廊”。例如,在“画中有诗”环节,康震老师的画作与诗词完美结合,让静态的诗句变得生动立体。
此外,节目还开创了诗词实体手办和数字虚拟藏品,通过5G通讯多人连线系统实现“云中万人团”同步答题,真正实现了线上线下联动,让诗词学习不再局限于电视屏幕前。
校园内外,诗词文化蔚然成风
《中国诗词大会》的影响力早已突破电视荧屏,深入到校园和社区。在国防科技大学,学员蔡镇泽凭借深厚的诗词功底,在百人团中脱颖而出,展现了军校学子的风采。他将诗词中的家国情怀与军人的使命担当完美融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赓续薪火传承,建功强军事业,书写新时代大国军人新的荣光”。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办第四届诗词大会,通过风采展示、诗词比拼、依点猜诗、诗词迷宫、飞花令、现场创作等多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展示诗词素养的平台。青岛首届“诗与远方”中华好少年诗词大会更是面向全市中小学生,通过海选、复选等多个环节,持续到10月份,将诗词学习推向高潮。
社会影响,文化自信的有力见证
据统计,前七季节目的总收视人次超过30亿,成为春节期间备受期待的文化盛宴。节目不仅在国内引发热议,在海外也吸引了众多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观众,进一步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专家认为,《中国诗词大会》通过创新的形式和内容,激发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实现了诗词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节目不仅展示了诗词之美,更传递了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未来展望,诗词普及的新篇章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持续热播,诗词文化正在以更多元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从线上到线下,从校园到社区,从国内到国际,诗词的魅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感受和认同。正如节目口号所说:“人生自有诗意,岁岁与您相期。”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诗词大会》的推动下,诗词文化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