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咳嗽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发布:慢性咳嗽诊疗迎来新标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咳嗽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发布:慢性咳嗽诊疗迎来新标准

引用
5
来源
1.
https://rs.yiigle.com/cmaid/1507421
2.
https://www.vbdata.cn/intelDetail/596744
3.
https://www.qhuah.com/html/189640553.html
4.
http://wsjkw.shandong.gov.cn/ztzl/rdzt/xypx/kjzy/202405/t20240515_4729572.html
5.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chronic-cough/symptoms-causes/syc-20351575

近日,备受关注的《中国咳嗽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正式发布,为慢性咳嗽的诊治提供了最新的权威指导。慢性咳嗽,这一困扰着社区人群约10%、占呼吸专科门诊三分之一患者的常见症状,终于有了更加规范和精准的诊疗方案。

01

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

慢性咳嗽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这是最常见的慢性咳嗽病因,占所有慢性咳嗽患者的32.6%。其特点是咳嗽多在夜间或凌晨发作,常由运动或冷空气诱发。

  2.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也称为鼻后滴流综合征,当鼻腔或鼻窦产生过多分泌物,流滴至咽喉后部时,会引发咳嗽反射。

  3.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通过诱导痰检查发现嗜酸粒细胞增多,是诊断的关键依据。

  4.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胃酸反流至食管甚至咽喉,刺激咳嗽感受器,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5. 变应性咳嗽(AC):与过敏反应相关,常伴有其他过敏症状。

这些病因合计占慢性咳嗽病例的70%~95%,其中CVA最为常见,这提示我们在日常诊疗中应重点关注哮喘相关性咳嗽。

02

规范化的诊断流程

准确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指南推荐了系统化的诊断流程:

  1. 病史询问:详细了解咳嗽的持续时间、性质、诱因等,有助于初步判断咳嗽类型。

  2. 体格检查:关注鼻咽部、气管和肺部情况,寻找可能的异常体征。

  3. 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是常规检查,可发现肺部结构性病变。

  4. 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对诊断CVA尤为重要,可检测气道高反应性。

  5. 诱导痰检查:通过分析痰液中嗜酸粒细胞比例,辅助诊断EB和CVA。

  6. 其他检查:如24小时食管pH监测用于诊断GERC,CT检查有助于发现隐蔽病变等。

03

精准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病因,指南推荐了相应的治疗策略:

  1. CVA:推荐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支气管舒张剂,强调长期规范治疗的重要性。

  2. UACS:主要处理鼻炎和鼻窦炎,可使用抗组胺药、鼻用激素等。

  3. EB:首选ICS治疗,同时可考虑联合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4. GERC:采用抑酸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PPI),并建议调整生活方式,如抬高床头、避免油腻食物等。

  5. AC: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同时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

04

结语

《中国咳嗽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的发布,为慢性咳嗽的规范化诊疗提供了重要指导。通过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我们有望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对于基层医生而言,深入理解和应用指南内容,将有助于提升诊疗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
《中国咳嗽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发布:慢性咳嗽诊疗迎来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