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斗南花卉市场:亚洲最大鲜花交易的秘密
昆明斗南花卉市场:亚洲最大鲜花交易的秘密
昆明斗南花卉市场,这个被誉为“亚洲花都”的地方,每天都在上演着鲜花的盛宴。2023年,这里交易了135.41亿枝鲜花,创造了135.7亿元的交易额,占全国鲜切花市场份额70%以上。从一个小小的村庄,到如今的亚洲最大花卉交易市场,斗南的发展历程堪称传奇。
从一枝剑兰到亚洲花都
1983年,斗南村村民化忠义从广东佛山引进了剑兰种苗,试种成功后,一枝剑兰就此“点燃”了一片花海。1990年,斗南村民改菜地为花田,在斗南村主路售卖鲜切花,形成“以路为市”的50米“斗南花街”。1998年,西南地区最大花卉市场落地斗南。2002年,中国第一个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在斗南落下拍卖交易第一锤。2014年,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第二个拍卖交易大厅建成运营。2015年,斗南花卉电子交易中心启动运行,斗南花卉拍卖日交易量超百万枝......经过近40年的发展,斗南现已形成了以全国唯一一家国家级花卉交易市场和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花卉拍卖中心等两家龙头企业为核心的花卉产业集群,鲜切花交易量、交易额、现金量、交易人次和出口额连续25年居全国第一,花卉交易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
核心竞争力:科技与创新的力量
斗南花卉市场的成功,离不开其在物流、技术和标准化方面的持续创新。
在物流方面,斗南已经形成了“航空+冷链+高铁”的立体运输模式。据统计,云南的鲜花运输实现了从田间地头到拍卖交易市场的陆路全程无缝冷链运输,鲜切花采后优质率提高了20%,损耗率降至10%以内。不管多远的消费者,都能及时收到来自云南的鲜花。
在技术创新方面,斗南建立了国际花卉技术创新中心,搭建起科企深度融合新型育种体系。仅2023年,该中心就选育并申报了20个新品种,与多家花卉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实现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2023年云花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3年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全产业链产值超千亿元,其中自主研发培养新品种700个,获国家授权新品种占全国近50%。
在标准化建设方面,斗南牵头制定了《主要鲜切花流通和交易规范》团体标准,对月季、香石竹、百合、菊花、绣球5种鲜切花的质量等级进行标准分级,并制定采后处理、包装、贮藏、运输、批发、零售等环节具体标准。这一规范的出台,进一步提升了斗南鲜花的市场竞争力。
未来展望:打造世界花卉交易中心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的《全国花卉业发展规划(2022—2035年)》,到2035年,我国要基本实现花卉业现代化、力争花卉年销售额超过7000亿元的目标。作为中国花卉产业的“风向标”,斗南花卉市场承载着重要使命。
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团执行总裁钱崇峻表示:“从前年开始,云南就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产花区域了,云南生产的鲜花大约有75%在斗南‘花花世界’进行交易。全国来讲,云南批发出去的鲜花占比超过50%。发展到2035年的7000亿元,基本上翻两番,集中在云南也要翻两番。云南的花卉将从174亿枝增长至七八百亿枝,年交易量也会从现在的一百余亿枝上升到五六百亿枝,这就是一个历史使命。”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斗南正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花卉供应链服务体系。同时,通过“花旅融合”等新模式,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凭借其坚实的产业基础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斗南花卉市场正朝着“世界第一花卉交易中心”的目标稳步前行。
昆明斗南花卉市场的成功,不仅是一个市场的崛起,更折射出中国花卉产业的蓬勃发展。从“追赶到领跑”,斗南的故事,正是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生动缩影。